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相关传说 >> 鬼节风俗
中国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一定意义上讲,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
关于鬼节的来历,传说地藏菩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阎王爷,他的母亲去世后来到阴朝地府,被关在牢房里少不得受十八层地狱的种种折磨,地藏菩萨是个孝顺的儿子,看到母亲受罪心中不忍,在七月十五这天竟恂私情,让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门打开放他母亲出来,谁知这一开牢门不要紧,牢房中的小鬼们蜂拥而出跑到人间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乱窜”之说。那些跑回家乡的鬼纷纷向家人索要钱财以便回去用来生活和打通关节希望早日托生。后来人们把这一天就定为鬼节。鬼节这天,人们要烧纸钱,摆供品祭奠故去亲人的亡灵。
自七月之初,在墟市街道中就可看到成山的祭品,冥纸、冥衣、灵屋、线香和鞭炮,琳琅满目。自初十日开始,奶奶便将厅堂打扫干净,父亲一早便买了一沓沓黄黄的长方形的纸,爷爷拿出圆柱形的金属,把纸摊开,用结实的木板敲击着,瞬间黄纸留下一个个圆形印记,我问爷爷:“这是什么?”爷爷亲切地答道:“这一个个圆形就代表铜钱,是给祖先的冥币。一张纸打三排,每排打九个。”接着写包,称太姥姥为曾祖,称太爷爷为祖考,结尾为老大人,若是女性,则结尾称呼为老孺人。写了包之后就是数纸钱装包、封包。这时,奶奶开始嘱咐家中的小孩:“你们不许吵闹、不许赤身露体,在家中看到蛇蛙蝶鸟等一列不能打死,这些东西极有可能是祖先变化的。”
到了十四日,人们无论贫富都要用心地准备酒肴馔品供奉祖先。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母亲一大早也带着我来到菜市场,只见菜市场可真热闹哇!吆喝声此起彼伏。摊位一个接着一个,有卖菜的,有卖胡萝卜的,有卖鱼的,还有卖肉的……各种各样的都有,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来买菜的人更是多得像潮水一般,每一个摊位前几乎都挤满了人,把菜市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我们按着奶奶给的菜单仔细挑选,丝毫不敢马虎。
到了下午三点多,奶奶便开始准备,我家会将八仙桌摆在堂屋的正中间,置先祖牌位,香炉倒上一些沙子摆在桌面的上方处。而在桌子的左右和下方处则分别摆上一条长凳,备酒肴馔品碗筷。等到准备完毕,由爷爷带头引着我们去外边“接客”。爷爷的手上会拿着几支香烛、一些纸钱,一边走,一边嘴里念念有词,似乎是说“XXX接您回来看看”之类的,接着爸爸用2个一元硬币往空中一抛,“当当当”一正一反,爸爸连忙说:“来了来了!”于是爷爷开始倒酒口中念念有词:“慢慢吃,吃饱待会儿去接钱。”过了一会儿,家里按长幼轮流给先祖敬酒。到了五点左右,爸爸又抛了一次硬币,然后带着我们去十字路口焚烧冥衣、冥钱、灵屋祭奠逝者;烧纸钱是不能只独给自己的亡亲,也要给无后人的亡灵烧一点,否则难免他们不会在阴间为难自家故祖,于是这便有了十五日夜为孤鬼“烧孤衣”传统。
缕缕清烟飘上天,是对死去亲人的无限思念,鬼节在长辈眼里是庄严肃穆的,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鬼节这个名字听起来会让人感到害怕,可却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祭拜先祖以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