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闻达资讯HappyHallowee

发布时间:2021-10-22 11:55:07   点击数:

万圣节

Halloween

万圣节的由来

万圣节前夜就是“圣夜”的意思。万圣节已经变成一年中最流行和最受欢迎的节日之一,许多大人孩子都以极大的热情来庆祝这一节日。万圣节在11月1日的前一夜,其实是赞美秋天的节日,夏天结束,秋天开始。

因为万圣节与宗教有关,也跟欧洲的历史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庆祝万圣节的意义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为什么会有女巫,鬼魂和篝火?·

古希腊神话里有记载,在秋天开始的那天晚上,他们伟大的死神——萨满会把那年死去人的鬼魂统统召来,其中恶鬼要受到托生为畜类的惩罚。就像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是为了要吓走年兽。而为什么万圣节会有篝火晚会,起初就是为了吓走这些被萨满找来的鬼魂,同时也引导鬼魂回归。

万圣节前身:

古西欧人叫德鲁伊特人。德鲁伊特的新年在11月1日,新年前夜,德鲁伊特人让年轻人集队,戴着各种怪异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古西欧的时候没有南瓜),游走于村落间。这在当时是一种秋收的庆典。据说要让鬼魂到丰收的景象感觉自己被丰盛的款待。

万圣节的游戏

Trickortreat

万圣节的一个有趣内容是“Trickortreat”,这习俗却并非源自爱尔兰,而是始于公元九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那时的11月2日,被基督徒们称为“ALLSOULSDAY”(万灵之日)。在这一天,信徒们跋涉于僻壤乡间,挨村挨户乞讨用面粉及葡萄干制成的“灵魂之饼”。据说捐赠糕饼的人家都相信教会僧人的祈祷,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护,让死去的亲人早日进入天堂。这种挨家乞讨的传统传至当今竟演变成了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讨糖吃的游戏。见面时,打扮成鬼精灵模样的孩子们千篇一律地都要发出“不请吃就要捣乱(不给糖就捣蛋)”的威胁,而主人自然不敢怠慢,忙声说“请吃!请吃!”同时把糖果放进孩子们随身携带的大口袋里。还有一种习俗,就是每家都要在每口放很多南瓜灯,如果不请吃(不给糖),孩子们就踩烂他一个南瓜灯。

南瓜灯

万圣夜的象征物是南瓜灯(也叫杰克灯、杰克灯笼)故事是说一个名叫杰克,是个醉汉且爱恶作剧。一天杰克把恶魔骗上了树,随即在树桩上刻了个十字,恐吓恶魔令他不敢下来,恶魔答应施法让杰克永远不会犯罪为条件让他下树。杰克死后,他的亡灵只靠一根小蜡烛照着指引他在天地之间倘佯。这根小蜡烛是在一根挖空的萝卜里放着,据说爱尔兰人到了美国不久,即发现南瓜不论从来源和雕刻来说都比萝卜胜一筹,于是南瓜就成了万圣节的宠物。

不给糖就捣乱

这个习俗,来源于异教徒相信鬼魂会在每年降临人间的时候给活着的人制造麻烦。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恶灵伤害,人们穿上看起来像鬼的衣服,并且准备面包、鸡蛋、苹果等食物当供品以求好运。人们戴着面具,穿着迷惑鬼魂的鬼服,挨家挨户收供品。慷慨的人点起灯火,受到良好祝愿,但吝啬的人却受到威胁。

脸谱化妆

奇异服装的妖魔鬼怪翩翩起舞,万圣节的服装,万人万相,不只是单调的大鬼小鬼。制作最简单的鬼服就用一张白床单顶在头上,抠两个洞留出眼睛;若要扮演魔术师,就穿上黑衣黑裤,再戴上黑礼帽,并在礼帽与头顶之间藏一只绒毛小兔备用;小孩穿上白衣白裤,再在背后绑一个手电筒在头上就打扮成了小天使;也有家长把孩子打扮成他们喜欢的卡通形象的

咬苹果

万圣节前夜最流行的游戏是“咬苹果”。游戏时,人们让苹果漂浮在装满水的盆里,然后让孩子们在不用手的条件下用嘴去咬苹果,谁先咬到,谁就是优胜者。

大朋友、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万圣节的趣事了吗?

还在一个人过万圣节吗?

来闻达,

一起鬼混,

尽情捣蛋吧!

一起来鬼混吧!

★香洲校区10月月28日19:00-20:30马可校区10月28日19:00-20:30拱北校区10月28日19:00-20:30晴朗校区10月28日19:00-20:30上城校区10月29日19:00-20:30梅华校区10月29日19:00-20:30新香洲校区10月29日19:00-20:30夏湾校区10月29日19:00-20:30柠溪校区10月29日19:00-20:30吉大校区

10月29日19:00-20:30

等你来参加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xgcs/1431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