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中元节到底是什么ldquo鬼rdq

发布时间:2021-4-8 14:39:30   点击数:

“今晚不能吹口哨。”

“今晚走路上有人叫你千万别答应。”

“今天不能游泳。”

“半夜别晒衣服。”

“千万别靠墙……”

每次“鬼节”将至,

大家都会听到这些鬼节“禁忌”

在胆小人的心中,“鬼节”是一个自带恐怖色彩的节日,最好大家都别声张、别提醒,甚至默默淡化。

但如果真是这样,你一定会错过一个很重要的中华传统节日。

“鬼节”的正统叫法为中元节,最早是祭祖的节日之一,和除夕、清明、重阳并列中国四大“祭祖大节”。

四个节日所在的季节也正好对应“春、夏、秋、冬”四季,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重阳变成了敬老节,中元节变成了“鬼节”,一年祭祖的日子只剩清明和除夕了。

新中国成立后,中元节曾一度被打上封建迷信的烙印,逐渐被边缘化。直到年5月香港申报的“中元节(潮人孟兰盛会)”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节日才算逐渐被拉回群众的视线。

作为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重要程度几近“置顶”的节日,中元节可不只有鬼怪传说和“烧纸”,它的文化内涵,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

历史渊源

中元节,可以说是佛教、道教与世俗的融合。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时祭,以及与之相关的祖灵崇拜。古时由于生产能力与认识水平有限,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秋尝祭祖的活动,先秦时代已有之,起先是天子诸侯的事,然后自上而下影响到民间。起初,“秋尝”的日期并不确定,后来逐渐固定在七月十五前后,一般是立秋后第一个月圆的望日,秋气新来的阴盛之时。

而“七月半”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中国民间的宗教信仰。道教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大帝”,他们是天帝派驻人间的代表:天官为正月十五上元赐福,地官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则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

中元节的本义—祭祀

中元节,佛家所说的“盂兰盆节”,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地位一度“置顶”!

然而,我们对中元节的重视程度日渐衰落!

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除、清、九)等三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民间则多是在此节日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

古人对于祭祀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朱子治家格言》讲,“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各地习俗

祭祖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与祈祷。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

面塑

七月十五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最烈。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

吃鸭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吃鸭子。在江苏省部分地区,很多人还会在中元节当天吃扁食(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中元节会吃“饺饼”,一种类似于春卷的食物。

做茄饼

民间认为,茄饼可以成为已故祖先的干粮。每到中元节这天,老南京人家家户户做茄饼,也就是把新鲜茄子切成丝,和上面粉,用油煎炸。其实,茄饼如今已是一道再寻常不过的家常菜,想吃的话随时可以做一盘解解馋哦。

祈丰收

中元节施祭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祭祀土地和庄稼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

古诗里的中元

中元夜

唐丨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中元夜看月

唐丨罗隐

朦胧南溟月,汹涌出云涛。

下射长鲸眼,遥分玉兔毫。

势来牛斗动,路越宵冥高。

竟夕瞻光影,昂头把白醪。

中元作

唐丨李商隐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中元夜寄道侣

唐丨陆龟蒙

学饵霜茸骨未轻,每逢真夕梦还清。

丁宁独受金妃约,许与亲题玉篆名。

月苦撼残临水珮,风微飘断系云缨。

须臾枕上桐窗晓,露压千枝滴滴声。

插播一条硬广!!

如此简单粗暴的广告也是很少见了~

你还在为找不到活动场地而烦恼吗?

你还在为寻找会议室而焦虑吗?

你还在为找不到高性价比的Party室而糟心吗?

旁友,厦门五缘湾上古文化园了解一下?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PS:若有场地合作需求请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xgcs/1359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