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相关传说 >> 元宵节的来历与习俗元宵节的诗句与祝福语大
或者长按以下 天地还未成形,凭什么来考证?
日夜水分,一片黑暗。
有谁能分辨极限?
天气运动,克盈无形。
如何可以识得天地?
禹用应龙。
如何沟通江海?
应龙怎样以尾划地?
江河流向海洋,有何经历?
日光无处不到,
烛龙如何再照?
太阳尚未升起,
神树为何闪耀光华?
这位士大夫就是春秋时期的著名诗人屈原。
上面的诗句来自他的《天问》。在诗中,屈原一口气提出了百余个问题,从自然到社会,从历史到传说,他都大胆地提出了怀疑,自然,“龙”这个神物也没逃脱他那敏锐的目光。因为传说当年大禹治水时,曾有应龙(一种有翼的龙)以尾划地,为禹指出疏导洪水的路线,于是才有后世江河的浩荡。
至于舞龙习俗,民间有许多解释舞龙由来的传说,一说是,盘古、神农、伏羲轮流掌管“镇天之宝”——一根龙头拐杖,以每年正月初一为换班之时。这天伏羲刚上岗,突然见五瘟童子化成一股黑气,往人间飞奔。伏羲恐五瘟童子去作孽人间,忙将手上的龙头拐杖往空中一抛,立时化作一条金龙,张开大口,一下就把瘟童施放的瘟疫全部吞吃。继又逮住瘟童,将其监禁。因龙头拐杖由玉竹制成,后来人们便照着玉竹龙的样子,用竹子作骨架,制成内点蜡灯的火龙,自行舞弄盘旋,以消瘟免疫。另一则说,玉皇大帝有一根雕龙拐杖,因长年累月感受仙气,活了。某日它偷偷跑下凡间作乱,残害百姓。玉皇大帝为平民愤,派天兵天将下凡将其拿住,然后让百姓用火焚烧,孽龙被烧得翻滚飞舞,待其只剩一口气时,才押回天庭。从此民间有了舞龙放火的习俗。
剔除幻想的成分,这两则传说均反映出历史的真实,也就是说,舞龙起源于古人用火炬祓除邪祟瘟疫的“火祓术”。在古人的观念中,瘟疫疾病是妖邪作怪的结果,这些妖邪与猛兽一样,害怕烈火的攻击。所以秦汉以降年末岁初的祓禊礼中,照例有一道“煌火驰而星流,逐赤疫于四裔”(张衡《东京赋》)的场面壮观的仪式,后世的舞火龙之俗,正是从这种大型的举火队舞形式上发展而来的。迄今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有出于祓邪祛瘟、纳福迎祥为目的出龙舞火仪式,也是这种“火祓术”的历史返照。
又有人认为舞龙是远古龙图腾崇拜的遗存,其原始形态是人们排成逶迤的队形,模仿龙的动作,舞动行进。这种活动称为“舞雩”,含有祭龙、祈雨、祝祷年成等多项内涵,因古人的心目中,龙是主风雨、主谷物的神灵。《周礼?春官?司巫》:“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因知这种活动在春秋时已经流行。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十三载有汉代舞龙祈雨之事,汉代画像石上也有舞龙场景,可见汉代的舞龙是先秦“舞雩”的发展。当代农村中的舞龙活动,率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主题,其民俗信仰与上古的“舞雩”仍旧是一脉相承的。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元宵节舞龙,同样由来已久。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
由于舞龙之灯是可以各地游走,并且舞龙过程中,锣鼓喧嚣,可以制造声势,舞龙本身包含着祈福辟邪的要义,自然又成了当日全部活动的重头戏。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以及舞龙灯来纪念这个日子。
在很多地方的方言中,“灯”与人丁的“丁”谐音,所以兴旺人丁是舞龙的深一层寓意。中国民间有元宵节做“桔灯”(谐“吉丁”)、“添灯”(谐“添丁”)、“送灯”(谐“送丁”)、“迎花灯”(谐“迎花丁”)、“接灯”、“还灯”以及“上灯棚”、“穿灯脚”、打“点仔灯”、挂“子孙灯”、燃“照岁灯”等习俗。这些灯俗,都含有繁盛人丁,兴旺家族,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求吉祈福的寓意。龙灯是“龙”与“丁”的相连。龙是中华始祖黄帝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的图徽,是力量的化身,龙灯也就寓意着向黄帝“乞丁”,希望自己的家里出一个“龙子”!这样,在各地的舞龙活动中,常有一些和“龙丁”相关的程式、讲究、说词。
龙灯“盘”到子孙众多的大户人家,放“百子炮”;盘到小户人家,放三只连响炮。放炮者不能将炮蹲在地上放,认为炮一蹲地,就意味着这家子孙是“泥坯子”;要将炮提在手中放,寓意“龙子”一步登天。盘到新屋落成的人家,要让这家的妇女“摸龙须”和“龙角”,让其小孩“钻龙门”。盘到那些多年求子不得的妇女,往往要主人加钱加物,让“龙”绕一绕她的身体,并让一个小男孩骑到龙背上绕着厅堂转一圈,扮演一番“麒麟送子”。对此,有人还作了这样一首诗:“妇女围龙可受胎,痴心求子亦奇哉;真龙不如纸龙好,能作麒麟送子来。”
如今,在计划生育政策深入人心的背景下,不论生男生女都成了人生一件大喜事,龙灯送子的习俗渐渐淡去,而最初以祭祀先祖面目出现的龙灯也渐渐发展成了一种民间娱乐活动,而这,正昭显太平盛世下的今日中国,百姓生活的其乐融融!
元宵节祝福语大全
元宵到,元宵闹,花灯猜谜生活俏,思念此刻在欢跳,祝福立马来报到,好运特地来关照,幸福常伴常微笑,欢欣袭来欢乐傲,万种如意陪元宵。元宵快乐!
元宵节送你十个元宵,代表我送你的十个祝福:一开心二快乐三平安四幸福五好运六发财七如意八吉祥九安康十团圆!
在这彩灯如昼的时节,我们一起相约黄昏后,今晚我要让你成为最幸福的人儿。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馀欢。
月儿圆圆,载着无尽的眷恋,春风渐渐,送去真挚的情感,愿元宵节夜晚,你潇洒美丽如愿,生活五彩斑斓,幸福与您相伴到永远!
美好的祝愿传到你的手机,在元宵节到来之时,愿你全家团团圆圆,甜甜蜜蜜,美美满满,快快乐乐,和和美美,幸幸福福直到永永远远!
元宵鼓鼓,幸福满满;元宵甜甜,快乐绵绵;一年一度元宵节,愿一条信息带去我对你美好的祝愿。在这美好的时刻,祝你合家团圆,幸福美满!
元宵节,赏花灯,照的心里亮晶晶;元宵节,闹热闹,幸福好运随春到;元宵节,吃元宵,乐的你呀呱呱叫;元宵节,送祝福,健康吉祥到你府!
年过完了吧,人跑烦了吧,钱花光了吧,心也疼了吧,短信少了吧,没人理了吧,野不成了吧,老实上班吧,幸亏还有我预祝你元宵节快乐!
天上明月寄相思,地上汤圆寄团圆;天上繁星晶晶亮,地上彩灯换色彩。又逢一年元宵节,温馨祝福送心田;健康吉祥送给你,愿你梦想都实现。元宵快乐!
时间过得快,忙里又忙外,刚刚过周一,又要过礼拜,才问春节好,又向十五迈,平时问候少,思念却常在,元宵佳节至,请受我一拜,愿你佳节吉祥愉快。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好石家庄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xgcs/4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