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天下中秋皆十五,宁海中秋过十六宁海人为

发布时间:2020-9-22 18:28:23   点击数:
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pf.39.net/bdfyy/bdflx/190522/7157873.html

全国人民都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中秋节。然后咱大宁海帝国却把过中秋定在了八月十六这一天(今年是9月28日周一)。

宁海人难道特别任性?

如果告诉你八月十六过中秋其实挺科学的,你信么?

初三初四蛾眉月

初八廿三正小水

十五十六正团圆

十七十八爬坑搲

这是一首在宁海流传很久的民间歌谣,可能现如今的年轻人已经逐渐忘记,但是年长的人还是能够哼的出来,十五十六在八月就是中秋节期间了,这是个团圆的日子,无论之前或者之后你在天涯海角,在这个日子你得回家!

但是为什么全国绝大多数地方中秋过八月十五,而宁海却是过八月十六呢?据说有这么几个典故↓↓↓

典故1

彪悍的蒙古骑兵曾一度征战亚欧大陆

蒙古铁骑攻陷南宋京都后,元朝皇帝把南宋管辖过的江南遗民,贬为最底层的“南民”,实行最残暴的民族压迫和苛酷的经济盘剥,江南人民沦作牛马。杨振龙(出生于宁海松坛村,今宁海黄坛镇政府所在地)在松坛首先举起了义旗。为了统一各地的起义时间,将“二月二,宰马杀鞑祭天地”的小条子裹在月饼馅子里,于中秋节向各地义军传送,当发至宁海本地时,已是十六日凌晨,宁海的八月十六中秋节从此沿袭下来。而他聚众十二万人,杀马祭天,歃血为盟,以东阳玉山为据点,启“大兴国”玉玺,定“安定”年号,称皇帝,封将帅,军威壁垒,纪律森严。纵横台州六县,进攻婺、绍六州。亲王翁吉带几成手下败将,义军器甲精明,元军望而生畏,声振浙东。而最终元军针对杨振龙宁海松坛故里调集十万精兵围剿,村庄被夷为平地只剩一口八角井又是后话了。

典故2

元末明初,宁海乡间的孝子方国珍为了使初一和十五要吃素的母亲在中秋节里能吃到猪板油做馅子的月饼,于是将中秋节退后一天,改在八月十六过。宁海的乡亲们被他的孝心感动,从此宁海的中秋节就改为八月十六了,一直传承到现在!

典故3

元代末年,江苏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中秋夜杀鞑子迎义军”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相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在后来很长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年所产月饼已不见小纸片踪影,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荡然无存。

从上面3个典故可以发现,其中两个典故和起义有关,而古代通讯不发达的情况下如何在元军的监视下传播就成了个大问题,然而这两个典故都用到了月饼这一媒介,可能当时在元军统治下的老百姓粮食是比较短缺的,又或者吃货自古以来就多。。。(本段为小编胡诌的)

宁海八月十六过中秋是如何形成的?

宁海古时属台州,通过对台州史料的研究,发现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初一、十五不过节,因为民众信佛,根据留下的佛教教义,老百姓在那天需要上香、吃素、擦洗供桌等。如果对宁海的节日有研究,你会发现,老百姓在各个节日中,不觉间避开初一、十五,如我们的元宵节、中元节(七月半)等也都不在十五那天过。

此外,一些资料,如《温岭县志》里说“民间以十六月亮较十五为圆;另一说初一、十五为鬼日,故以十六为节日”;清光绪《黄岩县志》还说是因为三、六、九是逢集的日子,便于购备物品,才把中秋改为八月十六;《临海县志卷之七》里引用《台州府志参》说“中秋台俗独重十六,玩月斟酒,亲朋互相馈饴”。

以上信息综合自:台州晚报年9月13日

八月十六过中秋其实挺科学

  究竟宁海为何要八月十六过中秋,恐怕也没有人可以完全下定论,但从天文学上来看,宁海的此种民俗倒契合科学。

  不管怎么演变,中国的中秋节始终绕不开月亮,起初是中秋祭月,之后变成赏月,古人发现,秋高气爽,月亮分外明亮,而八月天气宜人,桂香扑鼻,八月的月圆之夜是赏月最佳时机。

  可是,八月的月亮最圆的夜晚并不一定是农历的八月十五,依据最近的天文学统计,年至年,月亮最圆是在农历八月十六或八月十七,年至年,月亮最圆是在农历八月十五,年至年,月亮最圆是在农历八月十六或八月十七。

▍内容来源:宁海民俗、台州晚报、网络

▍综合整理:小海海(转载授权请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nr/1224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