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内容 >> 又是一年rdquo七月半ldquo
书生说书今日头条8月24日星期一
文
广济书生
在我们武穴民间,七月半有烧包袱的习俗,可是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包袱单的写法以及什么时候烧。今天书生为您介绍七月半烧包袱习俗。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也叫鬼节。中元节的源头,应与中国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关。地官生日在农历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例要向先祖报告,并且请老祖宗尝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
武穴地区到了七月半前后,家里的老人或女性都会买一些冥币,包成包袱烧给已经去世的家人。烧包袱是一种敬祖的习俗,是活着的人趁鬼门大开的日子给列祖列宗送冥资,以备阴间过活。与春节、清明祭祖不同,七月半烧纸钱不去坟头,而是将纸钱包成“包袱”,并在包皮上写好“收款人”与“寄款人”的名字及关系,再在袱皮背面中间写上一个大大的“封”字,以表示封口,其他鬼魂等不得随意拆开。如今街市上已有制式袱皮出售,填写起来就简单多了。
写好的包袱在家里摆放了一两天之后,就可以在外面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烧掉。烧包袱单时,各家各户都会提前在家里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以迎接各位列祖列宗回家吃饭。大概等一刻钟的样子,估计列祖列宗吃完饭了,家里的大人小孩子才能上桌吃饭。
“文革”时期,除了清明节,所有的传统节日都被取缔,中元节也没能幸免。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传统节日逐步回归,但中元节却被冷落了。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香港特别行政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书生温馨提示七月半烧包袱是武穴地区由来已久的乡风民俗,希望广大武穴市民能够继承先民遗风,将孝道发扬光大。但同时一定要做到文明祭祀,不要在主城区内随意焚烧“包袱”,一则焚烧产生的烟雾严重污染环境;二则市区内跪拜祭祀有伤大雅;三则焚烧明火极易产生安全事故。敬请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应管理办法,指定区域集中焚烧并加强巡查管理。
以下是小微君昨天上班途中随手拍到的武穴几处“烧包袱”的情景:
(北川路向阳巷处)
(东新村处)
(万居乐建材处)
(月塘公园处)
对于武穴七月半”烧包袱“这一传统习俗,你有什么想法,欢迎点击右下方”写评论“发表你的看法与建议
微电商、美容化妆免费培训班下周开班,请有意向者迅速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报名!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