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 23:25:51 点击数: 次
医院订阅哦!
清明节又被人们叫做寒食节。
据史料记载,寒食节本在清明的前几天。在这一天里,人们要禁火,吃冷食,祭祖。
唐玄宗曾经下诏说:“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世相传,已成习俗,应当允许,使之永为常式”。后来,寒食节与清明节逐渐合为一天,寒食节上的一些习俗也就迁移到清明节。白居易曾有诗云“鸟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从某种意义上说,清明节承载了两个节日的内涵。关于寒食节,有这样一个传说,您听过吗?↓↓↓
关于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古代传说源于对春秋时代晋国忠臣介子推的纪念。晋国君主晋献公宠爱妃子骊姬,于是杀掉太子申生,打算改传位于骊姬之子奚齐。太子弟重耳为逃避灾祸,只好逃命他国,途中贫病交加,险些冻饿而死。随行的介子推偷偷割下自己大腿上一片肉,制成羹汤献给重耳,才使其得以保全生命,度过难关。后来,重耳归国,当上晋国国君,即为晋文公。然而,在封赏随从流亡的功臣时,晋文公却惟独忘掉了介子推。介子推心想:“贵人多忘事,可与之同苦,不能共享富贵啊!于是,他什么都没说,便回乡去了。当晋文公得知介子推携其老母躲进绵山,过起隐居生活时,便多次派人召请其上朝受封,介子推却直意不出。
这时,有人献计:“山中除此路之外别无下山之途,我们不如放火烧山,介于推是个孝子,就算他不愿出山,也肯定不忍老母受苦,他一定会保护老母,下山避火”。晋文公一听,好主意,便下令放火烧山。大火点燃吗,整个绵山成了一片焦土。等在路口的晋文公一行,直到大火熄灭,也没有见人从山中出来。晋文公下令进山再找,终于有人在一棵大树下发现了已经被烧焦的介子推,死前,他还背着自己的老母亲。
看着烧焦的尸体,晋文公极为愧疚痛悔。为了纪念介子推,他下令改绵山为介山。并规定,放火烧山这一天,举国上下禁火默哀,全民只能吃寒食。此后每年的这个时候,晋文公都来介山祭奠介子推。
寒食节由此而来,民间也就流传下来寒食节吃寒食、忌烟火的习俗。
寒食节在清明前后,人们很容易混淆两个节日的日期,后来,寒食节渐渐与清明节合并在一天,寒食节的习俗也就移到了清明节上,寒食节渐渐被人们淡化。
出名的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dfgold2012.com/xgcs/610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