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相关传说 >> 末伏天遇上中元节,请喝这碗养生汤
8月16日开始,正式进入了末伏!天气渐渐凉爽,但还是要提防“秋老虎”的威力,而今日又正是我们耳朵传统节日——中元节,给大家推荐一道非常适合今天喝的汤哦!
中元节为什么要吃鸭?
传说一:去世的祖先会在中元节这一天回家探亲,要过奈何桥,但没有船过不了。于是,活着的人要送些鸭子下去,好让鸭子游泳载他们回来,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传统,一到鬼节就吃鸭子。
传说二:中元节也是祭祖节,祭品不能用鸡做供品,因为鸡的爪子往后刨,会把给祖宗送去的钱物都给刨出来,后辈的心意就传不到祖宗那里,所以就派鸭子作为祭祀的使者。
祭祀仪式完毕后,剩下的鸭子,人们就“散福”了,所以留传下来中元节吃鸭子习俗。
末伏养生注意事项
1.末伏——防暑热虽然早晚很凉爽,但中午还是要防暑热。由于暑热最易伤心,热扰心神,人常表现出心烦不宁,坐卧不安。
此时,应有意识避开这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做到遇事不烦,处事不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
合理安排个人起居,做到作息守时,生活规律,保证适当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提高机体对高温的耐受能力。
2.重清补,祛湿邪末伏清补,以健脾利湿为主。健脾益气,可以适量多吃祛湿热、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
芡实、山药、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扁豆、豇豆、红小豆等豆类,也有健脾益气的功效。
3.护脾胃循经按穴位立秋后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邪气。在这个时节,如果脾伤于湿,不仅会出现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等症,还可能为咳喘病症种下病根。
末伏时节养护脾胃,可按摩丰隆、足三里、脾俞三个穴位,每天各按次,能够化湿、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
4.莫贪寒凉物进入末伏时,取凉须有节制,切忌猛吹空调、过吃冷饮,以免损伤脾胃阳气,不利于健康。
此外,适量户外运动可振奋阳气,促脾气运化,改善胃口。需要注意的是,进入户外运动以微汗为宜,切不可大汗淋漓。
如此,才符合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今天推荐吃莲藕煲鸭汤
中元节正值末伏期间,正是吃鸭的最好时机!吃这一碗莲藕煲鸭汤,不仅传承祭祖吃鸭的习俗,还能达到护心、降胆、抗衰的养生保健之功效。
鸭肉:中医认为,鸭肉性寒,归脾、胃、肺、肾经,可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清热健脾,可治身体虚弱、病后体虚、营养不良性水肿。而且鸭肉中含有很丰富的烟酸,对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患者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莲藕:常言说秋藕最补人。莲藕生用性寒,有清热凉血作用,可用来治疗热性病症。藕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含量也很丰富,有明显的补益气血,增强人体免疫力作用。
食材:老鸭、莲藕、姜,葱,红枣、盐
做法:
1.把老鸭洗干净,斩小块,放入清水中浸泡去掉血水,然后放入开水中焯一下,捞出洗干净。
2.把莲藕去皮洗干净,切块,把红枣洗干净,把姜切片,葱切段。
3.在锅里放油烧热,放入姜葱爆香,然后放入鸭肉翻炒出香味,然后加入适量清水煮开。
4.加入莲藕和红枣,用小火煲一个半小时,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来源:网络)仅为传达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赞同或支持作者观点。仅供参考,内容真实性自负。
卓信医学传媒集团战略发展部卓信视媒战略合作单位医学荟征稿启事稿件须原创,无版权冲突。征稿内容:涉及医界领域内的进展,如个人综述、病例总结、特殊病例报告、地方新闻、临床感悟、科普文章等。投稿邮箱:qq.天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皮肤病治疗最好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