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相关传说 >> 上海有城隍庙
每个地方都有城隍庙,可保一方平安
地点三:城隍会
此外,人们对中元节时间的界定上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传说中称农历七月为鬼月,初一开始到三十结束,中元节的节期是七月十四到七月十六”王冰解释道,但往往进入农历七月,家人就会告诫小孩子晚上不要外出
小知识:
在很多人观念中,农历七月身上总要带些金饰,这样可以辟邪对此,王冰的解释是,他虽未曾耳闻,不过金属本来就有压胜的作用,佩戴可以辟邪
每到农历七月十五前后几天,很多人家里都会做羹饭,这是一个流传已久的习俗中元节是什么意思王冰说:“家庭做七月半羹饭,比较隆重,规格和正月、清明、冬至羹饭一样,做好菜、摆好酒、盛好饭,再点香燃烛,祭拜家中过世的祖先,希望他们能够得到解脱羹饭做好还要烧一些纸钱给祖先,另外再烧一点给那些没有家人的孤魂,这也是人富有同情心的一面”
放水灯是海岛城市在农历七月十五时特有的活动,目的是普渡水中的孤魂野鬼靠海边的独特地理环境,常会出现戏水溺毙或出船遭遇不幸等情形,因此,除了照顾陆地上的孤魂野鬼,也要顾忌水中的“像一些渔村都会在这天晚上放水灯,如虾峙岛比较有地方特色,他们的水灯还有头灯和非头灯的讲究,头灯用竹子制作,中间点蜡烛,先下水,后面的灯用稻草结折起来,中间倒入中元节出生的宝宝砻糠,用煤油点燃”王冰说
农历七月要戴金?
副研究馆员,舟山市非遗保护委员会委员,舟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上元也就是元宵节,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天官赐福日;中元是道教的说法,佛教称为盂兰盆节,农历七月十五,为地官赦罪日,也是中元祭祀祖先;下元为水官解厄日(也有称天、地、人三才者),农历十月十五,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舟山民俗王冰告诉八爪mm,从起源来看,中元节融合了本土道教和外来佛教的传说:道教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中元是地官来分别善恶的日子,祖先若有罪孽,后辈在那天进行祭祀,祖先就能得到赦免因此,在民间逐渐形成了中元节祭祀祖先的习俗,这在宋朝的文献已有详尽记载从佛教来中元节出生的人命运说,这一天也是佛教的盂兰盆节,而盂兰盆节的由来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目连救母”的故事:目连原名傅罗卜,母亲因为生前贪婪恶毒,死后被打入轮回中的饿鬼道,不得超生目连为救母往西天求佛超度,佛祖准其皈依沙门,改名大目犍连,并赐其《盂兰盆经》和锡杖目连就在农历七月十五时广造“盂兰盆会”,让地狱里的孤魂野鬼享用盆里的食物,为母亲赎罪并得到超渡
地点一:家
七月半羹饭祭祖
南门口的民俗课
(: 陈静)
以前,中元节的祭祀活动在哪里?城隍庙
人物名片
现在很多影视剧都会对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今年的中元节为8月10日,也就是周日)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加以具象描写,这多少给这个节日增添了几中元节习俗分神秘感其实,中元节不仅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而且,其内涵比一般节日丰富
每年中元节,城隍庙还要出会,叫城隍会城隍会范围较小,主要是在城区内,虽然比不上东岳会(定于农历三月二十九,是纪念东岳大帝的诞辰)的规模,但还算比较隆重王冰告诉八爪mm,城隍会看似简单,也是由旗锣开道,乐器伴奏,人们化装成各种皂隶、黑白无常等,还要将原来供奉在庙里的城隍老爷神像抬出来,坐在滑竿或轿子上,由人们抬着巡视所管辖的范围
放水灯祭孤魂
上海有城隍庙,宁波有城隍庙,王冰说,以前舟山也有城隍庙,就在中大街往祖印寺方向走的半道上,在不到祖印寺的地方有一个照壁(现在那里放置了一个蜡烛架),照壁对面就是城隍庙原来的主体建筑香客去祖印寺中元节敬香的话到这个地方必定点上一副香烛城隍庙每年有三次重大活动,其中一个就是中元节,它和农历正月十五上元、十月十五下元一样,都要在城隍庙演戏而民间为了方便记忆,将演戏的各种剧目编成了顺口溜:一枝梅、二进宫、三夜缘、四杰春、五花洞、六月雪、七星灯、八腊庙、九更天、拾黄金但中元节期间不能缺少的剧目,便是“目连救母”
因此,每到农历七月十五这天,民间百姓就会举办一些放燄口、做法事等仪式,以五果等供奉佛神僧道,解救在阴间受苦的祖先
地点二:城隍庙
王冰
三元节
舟山民俗解读舟山中元节民俗
中元节,定海老城的南门口还要请和尚做法事、放燄口南门口在哪?王冰给八爪mm还原了一幅定海的民俗地图:原先所说的中元节是什么意思老城的南门口,可以将现在定海的南珍桥作为地标,桥往北算是南门头,桥往南就叫南门外,而以前最热闹的南门大街就是现在的人民中路定海整条解放路就是以前的城墙位置,南珍桥下的那条河就是定海老城的护城河“南门大街的商家在中元节都会在店堂做供奉,还会在门口挂一根长草绳,从第一个商家一直挂到最后一家,左右商铺各一长条,长草绳上面挂纸钱、冥币、纸衣服等城门口的法事结束后,和尚、道士都要进每家店铺祭拜一下,拜完之后,再把外面挂着的草绳收掉,拿到大街口统一烧掉这也是为了照顾那些没有归宿的鬼魂,让他们也免于冻馁,不至于作祟”很可惜这样的场景现在已经很少看到了王冰说:“这些在上世纪30年代之中元节是什么节日前都还有,但之后就慢慢因破除迷信而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城隍庙大概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拆除,现在就只剩下一堵照壁,只有在一些农村的宫庙等宗教场所,还会有一批人自发组织起来,进行一些七月半的民俗活动”
全国白癜风十佳医院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