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元宵节来猜一猜化学灯谜吧

发布时间:2021-9-20 15:36:53   点击数:
扫码订阅“九年级化学”

分享是一种美德,请你分享到

朋友圈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天官节)﹑中元节(地官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古代,每届元宵节,人们总要分曹射覆,引为笑乐。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

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天是元宵节,给大家送一些化学的灯谜,看看你能猜对多少个(谜底在最后)

一、元素名称

1.抵押石头

2.乾隆通宝

3.金属之冠

4.财迷

5.睡觉(打两种元素)

6.气盖峰峦

7.品德高尚

8.金库被盗

9.金先生的夫人

10.水上作业

11.五彩缤纷(打五种元素)

12.富贵不能淫(打八种化学元素)

13.端着金碗的乞讨者

14.石旁伫立六十天

15.每逢佳节倍思亲(徐妃格。打两种化学元素)

16.大洋干涸气上升

17.天府之国雾气笼(打一同位素)

18.居里夫人伯乐心,铀矿渣中把我寻;

19.孙悟空的眼睛

20.昔日的龙须沟

二、化学名词、术语

1.下毕围棋

2.贾政斥问宝玉

3.蒸蒸日上的新中国

4.上岸

5.丰衣足食

6.炉灶已熄

7.物归原主

8.手工作坊

9.各奔前程

10.学而时习之

11.怒发冲冠   

12.完壁归赵 

13.父母出门 

14.计算机解题 

15.冰河消尽始行舟 

16.好逸恶劳

17.飞腾吧中国

18.死去活来

19.取而代之

20.引火烧身

三、物质的名称:

1.%的氢氧化钠

2.大哥硬度最大,老二层层软滑,三弟面貌多变(打三种物质俗名)

3.无水是生,有水为熟

4.闻闻臭煞人,遇酸结成根

5.头等好酒不能喝

6.皇帝的饮水

7.盲目出售

8.望梅止渴

9.敢怒不敢言

10.空中妈妈

四、打实验器材、操作

1.屡战屡败

2.睡到三更就起床

3.一路洒落十升粮

4.先服一帖药,看看有无效

5.考卷

6.斟字写成甚

7.杞人忧天

8.笔直小红河,风吹不起波,冷热起变化,液面自涨落

9.盛酒不是瓶,叫灯不照明

10.玻璃身子橡皮头,苗条身子尖尖足,大量收进再零卖,进出都从一个口

谜底在   

12.完壁归赵——还原 

13.父母出门——离子 

14.计算机解题——电解 

15.冰河消尽始行舟——溶解度 

16.好逸恶劳——惰性

17.飞腾吧中国——升华

18.死去活来——再生

19.取而代之——置换

20.引火烧身——自燃

三、物质的名称:

1.%的氢氧化钠。——纯碱

2.大哥硬度最大,老二层层软滑,三弟面貌多变(打三种物质俗名)——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

3.无水是生,有水为熟——生石灰

4.闻闻臭煞人,遇酸结成根——氨气

5.头等好酒不能喝——甲醇

6.皇帝的饮水——王水

7.盲目出售——芒硝

8.望梅止渴——硫酸

9.敢怒不敢言——空气

10.空中妈妈——云母

四、打实验器材、操作

1.屡战屡败——负极

2.睡到三更就起床——搅拌

3.一路洒落十升粮——漏斗

4.先服一帖药,看看有无效——试剂

5.考卷——试纸

6.斟字写成甚——漏斗

7.杞人忧天——过滤

8.笔直小红河,风吹不起波,冷热起变化,液面自涨落——温度计

9.盛酒不是瓶,叫灯不照明——酒精灯

10.玻璃身子橡皮头,苗条身子尖尖足,大量收进再零卖,进出都从一个口——胶头滴管

都来赞,点“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xgcs/142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