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中元节  解读盂兰盆节

发布时间:2016-8-19 16:09:59   点击数:

中元节 解读盂兰盆节

今天是中元节,又叫7月半、盂兰盆节、鬼节。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是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全部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你知道今天为何叫"盂兰盆节"吗?《盂兰盆经》是空门的《孝经》,是“盂兰盆节”的真正起源。而关于“盂兰盆节”也有着一个典故: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儿,其中一名名叫目连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于目连很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观察母亲在地府生活的情况,原来他们已变成饿鬼,吃的、饮的都没有,境况堪怜。目连看了后觉得很心痛,因而就应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惋惜饭菜1送到口边,就立即化为火焰,目连看到这类情境后非常心痛,就将这个情况告知释迦牟尼,佛祖教训他说,他的母亲在世时,种下了很多的罪孽,所以死后就堕入饿鬼道中,万劫不复,这孽障不是他1人能够化解的,必须集合众人的气力,因而目连就联同一众高僧,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以超渡一众的亡魂。后来,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后世,逐步构成一种民间风俗,每一年到了农历7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以化解其怨气,不致于遗害人间,长此以往,就构成了鬼节的风俗。中元节以“礼敬亡灵”为中心祭祖民间相信,先人会在中元节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需要祭祖。这类祭祖行动是敬祖祀先、“事死如事生”传统伦理的一种体现。祭鬼清明与中元都祭祀先人,但中元这个“鬼节”与清明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但旨在让故去的先人早日摆脱超生,而且还顾及孤魂野鬼。所以“普度亡魂”,是七月十五这个特殊日子的关键词。在盂兰盆会中,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叫做“放焰口”。“焰口”就是佛教所谓地狱中的饿鬼,这项活动的目的是超度亡灵、为孤魂野鬼施食。所以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中,我们可深切体会到其中的两重意义,1是阐扬怀念先人的孝道,1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些都是从慈悲的角度动身,十分具有人情味。由于,在庆赞中元的同时,我们应当跳脱鬼神的角度,期勉互爱。注:文中部份文字来源于趣历史及凤凰,由知识帝整理点击“浏览原文”观看《古代圣贤:释迦牟尼》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术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底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xgcs/128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