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内容 >> 我们的节日清明祭祖正当时
4月5日,太阳运行到黄经15°。10点40分节气交接后,是二十四节气的清明。清明时节,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是春耕春种的好时节。同时,清明日祭祖扫墓,也是中华民族沿袭千年的一种固定风俗。在24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再过一天,就是清明节了。浏阳历来重视清明祭扫。一炷香,一壶酒,一束花,时代在变,人们内心的尊崇和敬畏不变。不过,总有一些旧时的清明祭扫习俗,还不被太多人知晓。在清明祭扫新风尚的同时,这些古老的习俗,也成了值得追忆的旧事。
祭拜供品、香烛有讲究
昨日,天晴。85岁的老城关镇人邱少求坐在家中,等待少小离家的弟弟邱绍舜从郴州回来。木桌上的竹篮里,已经整整齐齐摆好了香烛、纸钱、白酒、鞭炮等扫墓的物品,只等亲人回家,去祭拜先人。
“我已经去扫过墓了,但是弟弟打电话回来,说4号回来,5号清明节去扫墓,我等他一起去。”邱少求说,弟弟16岁离开浏阳,今年74岁,难得回来。父亲上世纪60年代去世,母亲上世纪90年代去世,安葬在离家八里之外的坪水村,浏阳河闸坝下头。清明回来扫墓,也是年已古稀的弟弟的心愿。
芳草萋萋。邱少求插好香烛、敬上三杯酒,摆好供品。
“供品是腊鱼、腊肉、腊鸡,一整块一整块的,不要剁烂。”因为是父母合冢,香烛分为四炷,每炷两根烛三根香,中间两炷敬父母,两边两炷敬土地神和菩萨,有一定讲究。以前人们习惯插“挂山签”,用竹和纸自己制作而成,插在坟尖。
浏阳的风俗,一般一年清理一次坟头,就在清明这天。平时坟头上不能动土,只能在清明节,或者农历八月初一那天,“八月初一是‘大清明’,旧时改坟改葬,只能在这两天。”
祭祖除了清明,还有农历七月十五,也叫“七月半”,也就是中元节,人们烧点纸钱祭拜古人。
“土地门”开,方能祭拜先人
清明扫墓,是浏阳民间一件大事,东西南北四乡无一例外。
清明时节,气清景明,万物复苏,坟头杂草已经生长,便于清理。于是这一天,人们带着扫把、拿着锄头,清除坟头上的杂物,带点供品祭拜,表示不忘记先人,怀念先人。
扫墓,在浏阳并不是一件只能在清明节做的事。不少市民在春意盎然的前段时间,已经开始扫墓。
“二月初二是‘龙抬头’,浏阳人说二月初二叫‘开土地门’,意思是说土地神到了二月初二才开门,才会接受先人的灵魂。”邱少求说,旧时的浏阳人,开了“土地门”之后,就开始拜祭古人。一直从二月初二到清明节这段时间,“过了清明节,‘土地门’又会关闭,不能再拜了。”
“土地门”就是民间的土地庙,解放前,每一个地方都有山神、土地爷、福主、大王。邱老说,清朝前,浏阳以下的行政区划叫都,自己家所在地为西乡十八都,是从“大围山东乡一都”开始算起的,十八都有一个大王叫“仰山大王”,庙在今车站路与北正路交汇处。清明,与古老的神灵崇拜相互融合,扎根在民间。
早稻要开始育种了
二十四节气因指导农事而生,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之说。清明时节温度、湿度、阳光、风雨都达到最适宜植物生长的状态,草木长、万物生,春培春耕正式拉开了序幕。
“清明,早稻要开始育种了。”市农业局总农艺师何正义介绍,稻种要选择整齐饱满的种子,种子的数量根据种植面积而定,充分浸泡后再下田播撒。“春雨多,种子下田后要特别注意土壤的排水状况,太干或太湿都会影响发芽率。”
旱地作物春玉米也开始播种,排水同样重要。
同时,防治病虫害也是此时农田耕作的一项大事。天气转暖,蛰伏的虫蚁纷纷苏醒并加快繁殖。“要想作物长得好,提前做好除虫工作很重要。”土地深层翻晒、药剂喷洒都是有效的方法。
辣椒、茄子、黄瓜等春菜在此时也应该开始育秧移栽了,果苗也应抓紧时机培土、修剪、施肥,为将来长出好果实打下基础。
正值爱鸟周,鸟儿回家了
“今年部分候鸟在3月上旬已经回来了。清明前后,往他处越冬的大部分鸟类已经返回浏阳,包括鹳形鹭、雀形鹭等鹭科鸟类、鸬鹚等。”市森保站野生动植物保护专家陈华说,清明时节,温度上升,雨水也比较丰沛,鸟类迁回后多栖息在库塘、河流等食物丰富的湿地环境,建筑新巢、准备繁殖。4月2日开始至4月8日,是我省的爱鸟周。市林业局准备了相关科普资料发放市民,也张贴了相关宣传图文,呼吁大家保护鸟类。同时,在这段鸟类生长繁殖的重要时期,更要爱护鸟类,禁止非法捕食行为。
清明将至,植物也欣欣向荣。南方红豆杉、楠木、香樟、青钱柳、珙桐等树木也已绽放绿意,正是生长的好时节。
除湿健脾,推荐艾草粑粑
清明前后,温度虽然上升,湿气仍比较重。老人、小孩等体弱者不能贪凉,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继续‘春捂’的同时,可食用一些玉米、扁豆等清淡食物排除体内湿气、强健脾胃。艾草粑粑也是很好的一种食物。”医院防治未病中心的老中医陈辉琪建议。
艾草粑粑是浏阳一道传统的清明小吃。清明时节香艾正是最鲜嫩的时候,艾草粑粑的做法也很简单。香艾洗净后浸泡1小时左右,烧开的水中焯2?3分钟,切碎捣碎,加入适量糯米粉、白糖(也可加炒熟碾碎的芝麻、花生)充分搅拌揉成团。将面团捏成小圆饼形状,盛于纱布或叶子上,入蒸锅蒸熟即可食用。
艾草除了具有散寒除湿、温经止血的功效,还有杀菌抗病的作用,古时候民间常用来防治瘟疫。春季细菌滋生,艾草粑粑好吃又健康。(浏阳日报袁村平沈阿玲)
清明祭扫革命先烈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关口:开展烈士陵园扫墓活动
4月3日上午,关口街道机关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来到位于道吾山的市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扫活动。支部党员们在庄严的烈士纪念塔前敬献花篮,默哀2分钟,表达了对烈士的崇敬与怀念之情。慎终追远,不忘前辈。面向纪念塔和鲜红的党旗,同志们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庄言宣誓。随后,大家依次缓步瞻仰了镌刻着各个时期烈士英名的石墙,祭扫了移葬于此的12座关口籍革命烈士墓。(据关口街道)
北盛:缅怀革命英烈感受革命传统教育
4月1日,北盛镇妇联联合乌龙中学、马战小学开展了清明祭英烈活动。师生们瞻仰了烈士墓,乌龙中学教育处主任聂忠敬向学生们介绍了浏北烈士陵园情况、英雄事迹及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扫墓仪式经过了鸣炮、向英雄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学生送花、默哀。学生代表发言、团队宣誓、清扫墓地。整个活动自始至终都在一个安静、肃穆的气氛中进行。扫墓后,师生来到了王震将军的故居。孩子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将军的故居、了解了将军伟大的生平。他们深受震撼与感动,同时也表达了对伟人无限的哀思。(据北盛镇)
葛家:组织学生到宋任穷故居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
4月2日,正值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葛家乡组织葛家中学团支部、学生会、少先队干部、优秀学生代表和部分教师代表来到宋任穷故居,深切缅怀宋任穷老将军。宋任穷同志于年7月11日出生于浏阳葛家乡乌石龙村,曾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训处副主任、政治部副主任、中央组织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务,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据葛家乡)
清明祭祀,注意防火!
让绿色殡葬、文明祭祀成为新习惯
沙市:开展殡葬改革宣传,倡导文明祭祖新风尚
清明节即将来临,沙市提前开展殡葬改革宣传宣传活动,全力宣传、贯彻和落实各级殡葬管理的有关精神,推动文明丧葬的有序进行。通过宣传,让广大村民深刻认识到破除旧风俗、树立新风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摒除封建落后、铺张浪费的殡葬陋习,实行科学、文明、节俭的殡葬及祭扫方式。并鼓励村民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向亲友和周围的群众做思想宣传工作,使殡葬改革新风尚真正落实到千家万户。(据沙市镇)
太平桥:早部署早宣传早预防森林火灾
清明假期临近,太平桥镇做到“三早”,建立健全森林防火长效机制,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早部署:3月31日专门召开了清明期间森林防火会议,对清明期间森林防火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早宣传:多措并举对《森林防火条例》、《禁火令》及“两个一律”等内容进行森林防火知识宣传,做到广播天天讲、防火铜锣天天打、宣传标语处处贴,宣传车天天跑,巡查人员天天巡,防火警钟天天敲。早预防:聘请6名专职护林员,专门负责查处野外用火,每天进行鸣锣宣传。早预防:构建森林防火信息平台,以森林防火信息平台建设为抓手,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森林防火指挥部坚持24小时值班备勤,一有火情,随时出动,把山火消灭在萌芽状态。(据太平桥镇)
蕉溪:倡导文明祭祀严防火灾
清明临近,祭祀扫墓活动增多,蕉溪乡多措并举倡导无烟祭祖、鲜花祭祖、文明祭祀,严禁一切野外用火,严防森林火灾发生。一是通过村村通喇叭,从4月1日-4月3日,定时循环播放《文明祭祀倡议书》;二是上户宣传,通过网格干部进村入户宣传,讲解文明祭祀的益处,分析森林火灾的危害;三是群发手机短信倡议,通过蕉溪乡短信平台向全乡余户群众手机发送无烟祭祀、鲜花祭祀倡议;四是护林员巡查宣传,组织每村护林员实施不间断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并现场做好群众说服劝导工作。(据蕉溪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