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惠安县风土人情

发布时间:2017-7-27 22:36:35   点击数:

惠安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泉州湾和湄洲湾之间,与台湾隔海相望,是闽南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素有“海滨邹鲁”、“雕艺之乡”、“建筑之乡”、“渔业强县”、“食品工业强县”之美誉。

地理位置

惠安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泉州湾和湄洲湾之间,东临台湾海峡,西接泉州台商投资区,南临泉州湾海域,北邻泉港区,

惠安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湄洲湾和泉州湾之间,是福建省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至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年)置县,迄今已有余年历史。全县土地面积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共11个社区、个行政村。人口71万。

基本介绍

汉语拼音:HuìānXiàn

英译名称:HuianCounty

行政区划代码:

方言:通用闽南语。

人口民族

全县总人口人。以汉族为主,还有回族、畲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螺城镇、螺阳镇、黄塘镇、紫山镇、、崇武镇、山霞镇、涂寨镇、东岭镇、东桥镇、净峰镇、小岞镇、辋川镇、年末,总户数户,总人口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人。各乡镇人口(人):螺城镇、螺阳镇、黄塘镇、紫山镇、、崇武镇、山霞镇、涂寨镇、东岭镇、东桥镇、净峰镇、小岞镇、辋川镇、

地势气候

惠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层状倾斜,以丘陵台地为主。最高山峰为大雾山,主峰海拔米。溪河短浅,多独流入海。陆域东西宽42公里,南北长37公里。山地面积48万亩,耕地面积30万亩,10米等深线浅海面积40万亩,滩涂面积11万亩,海岸线长公里。气候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9.7℃,2月份平均气温11.2℃,8月平均气温27.7℃,年均降水量毫米。

天然港湾

沿海港湾密布,自北向南拥有湄洲湾、大港湾、泉州湾,有条件优越的崇武港、斗尾港、秀涂港和辋川港。斗尾港地处惠安东海岸,可供30万吨级巨轮自由出入,腹地又有大片土地可供建设用地,天然条件十分优越,是全国四大中转港口之一。崇武港是国家中心渔港,。还有“南方北戴河”、“八闽第一金滩”的半月湾、青山湾竞秀争艳,崇武海岸则被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

交通主干

国道线惠安路段及复线、泉州沿海大通道惠安路段即省道线、沈海高速公路惠安路段、泉三高速公路南惠支线惠安路段、福厦铁路惠安路段、漳泉肖铁路惠安路段、沿海通港公路、惠崇、惠黄、涂斗、玉辋线崇武环岛路、城西大道及通乡镇高等级公路、县际过境公路。

旅游产业

全县拥有国家4A级旅游区1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国家重点文化保护单位2个、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国际旅行社1家、国内旅行社4家、星级酒店7家,并有在建旅游度假村3个、4星级酒店1家、3星级酒店2家,初具产业规模[。

著名侨乡

惠安是福建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全县旅居海外侨胞68多万人,台湾汉族同胞中约有70多万人祖籍惠安。他们爱国爱乡,前来寻根谒祖、探亲访友、旅游观光、投资经商,踊跃参与家乡建设事业,为惠安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可贵的贡献。

历史沿革

汉属会稽。唐属武荣州,开元八年(年)属晋江县。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年)析晋江县东乡十六里置惠安县,取“以惠安民”之义称惠安。首任知县崔知节。相传初置县时,陈震卜地在螺山之南建县治,迁五代时灵安王张悃之坟于县东南的青山,螺山负邑,又城形如“螺狮吐肉”,故县城称螺城,简称“螺”。置县时,设崇武、崇善、城山3个乡,下辖太康、守节、礼兴、民安、平康、归化、祥符、尊贤、崇德、民苏等16个里,共66个铺。庆历八年(年)改为18个里,仍以3个乡管辖。元代元贞(-年)年间,改为文质、行满、忠恕、信义4个乡,仍辖18个里(其中文质乡4个里、行满乡5个里、忠恕乡4个里、信义乡5个里);下辖35都,合城区在坊共36都。明沿元制。至嘉靖(-年)年间因倭寇劫掠和兵、疫连年,户口减耗,有些都随宜合并,缩减为30个都(含在坊),下辖80图;每图10甲。清初“迁界”,濒海居民移入内地,东南地区的图、甲十减六七。康熙二年(年)改里为铺,全县设68铺(其中县治内8铺)。

民国初废“府”设“道”,惠安县隶属厦门道。民国16年(年)废“道”,实行省、县二级地方政制,各县公署改为县政府,惠安县直隶福建省政府。民国22年(年),十九路军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将福建划为4省,惠安县隶属“兴泉省”;同年“闽变”失败后,南安县仍直属福建省政府,属第五行政督察区(区署在同安)。民国23年(年)改属第四行政督察区(区署在同安,年移永春,年移泉州)。年8月23日惠安县解放,9月5日惠安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于福建省人民政府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年9月改属晋江区专员公署。年隶属晋江专区(年改称晋江地区;年“地改市”,改称泉州市)。年,惠安县面积.9平方公里,人口万,辖17镇2乡:螺城镇、崇武镇、东岭镇、东园镇、黄塘镇、净峰镇、螺阳镇、洛阳镇、山霞镇、涂寨镇、辋川镇、张坂镇、南埔镇、后龙镇、山腰镇、涂岭镇、埭港镇、百崎回族乡、小岞乡,县政府驻螺城镇。年,惠安县析置泉港区(县级)。将惠安县的山腰镇、后龙镇、南埔镇、涂岭镇、埭港镇划归泉州市泉港区管辖。年,撤销小岞乡,设立小岞镇行政区划调整后,惠安县辖15个镇、1个民族乡。年,惠安县辖螺城、螺阳、黄塘、紫山、洛阳、东园、张坂、崇武、山霞、涂寨、东岭、东桥、净峰、小岞、辋川15个镇和百崎回族乡。0年6月,洛阳镇、东园镇、张坂镇、百崎回族乡及惠南工业园区一起委托泉州台商投资区管理。惠安县辖螺城、螺阳、黄塘、紫山、崇武、山霞、涂寨、东岭、东桥、净峰、小岞、辋川13个镇,共11个社区,个行政村。

县名由来

惠安县名的由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据清嘉庆《惠安县志·轶事》记载,一说由于惠安境内的岳神封灵惠王,青山公张悃封灵安王,分别取其“惠”与“安”合为“惠安”;另一说源自北宋端拱二年(年),登陈尧叟榜进士的崔拱有两个儿子,分别名为“惠”和“安”,县名因此而得。然而,据考,岳神和张悃受封时为宋景炎元年(年),惠安建县已经二百九十多年;而崔拱的两个儿子的名字分别是“正则”、“丽则”,况且他成名时,已是建县七八年后的事。因传说中青山公张悃墓中得铜牌所志“太平兴国间,古县移惠安”句,故有人认为县名是固有的。还有人认为,“惠安”二字是从《四书》中的“其养民也惠,君父之所安也”拼合而成的。此二说至今未能有确据让人信服。明代《福建郡县释名》“惠安县”条说:“宋名,本晋江县地,太平兴国中洪进纳土析置惠安,安民则惠之义也。”年,洪满聪先生在《惠安县名初考》中指出,“安”字与泉州一府五县的地域性名称相适应(如南安、安溪、同安等),“惠”字投合当统治者的口味(如皇帝颁赐谥有“忠惠”、“襄惠”等)。此种看法较为科学和适顺历史。县地名办则取之于“以惠安民”。

行政区划

惠安县属泉州市辖。县人民政府驻螺城镇,距泉州市中心24.5公里。全县辖11个镇、1个民族乡:螺城镇、螺阳镇、黄塘镇、紫山镇、崇武镇、山霞镇、涂寨镇、东岭镇、东桥镇、净峰镇、小岞镇、辋川镇。

1风土人情

民风民俗

惠安民风古朴,具有中原传统和地方习俗互相结合的特色,雅俗共赏。

●过春节,道恭喜。此外上元节(元宵节)也是大节日,家家挂花灯,小孩提纸灯,漫村转,口里喊着:“状元游街灯”,跳火盆,欢宵达旦。

●人日(“七元节”或“众人生”),农历正月初七。当日早晨,备糖茶、线面祀神,并取菜、果七种调薯粉作羹,名“七宝羹”,或煮全蛋、线面,合家大小共食。

●天公生(“玉皇大帝”的生日),为每年农历正月初九,老百姓准备各类祭祀用品(水果、鸡鸭等等)祭天,出外打工的惠安人都会过了这一天才会出远门,各种工厂,店面也大部分是在过了这一天正式结束春节放假,正式上工。

●清明节,春祭敬祖,踏春扫墓烧纸钱,寄托对逝者的缅怀和哀思。

●五月节也就是端午节,这时是黄梅季节要过渡到暑天,家家户户都做粽,俗称“补天”,以祈求不再下雨;在乡村,这一天要龙头“采莲”,村民们唱“嗦莲”的采莲歌,边唱边走,绕完全村,以此祈求丰收和健康。

●做“七娘妈生”,即七夕,起源于“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这一天家家要摆纸轿、胭脂盒、花粉,拜七娘妈,以求庇佑。是一年中很浓重的一个节日。

●普渡日,就是中元节。农历七月十日起,历时一个月,分铺分区祭祖先、设宴席、演戏、请客,最后一日再烧灯,摆些菜碗,喜庆结束。

●中秋节,惠安人过中秋节的热闹程度仅次于“上元”。这时秋高气爽,又是收成季节,妇女们就买月饼,蒸煮炸甘薯、芋头,小孩们则到处捡砖瓦片造塔仔,当月满天心,家人团聚赏月、吃饼、或搏“状元”饼,而小孩子分到月饼后,就结伴去拜他们造的塔仔公。这一夜,许多人都围在一起品茶、吃饼、赏月,有的则在海边悠然地吹奏南曲,很有雅趣。

●九九重阳节,登高远足,亲人团聚,其乐融融,是一项很有诗意和人情味的活动。

●冬至,就是冬节。用糯米粉搓丸或做成鸡、鸭、狗、猪、羊、牛六畜的模样蒸煮,还举行隆重的冬祭。

●尾牙是闽南的传统风俗。“牙”在古代是指军中的军旗,出征前祭旗叫“祈牙”,后来这一祭拜形式被商家学来,在每年的农历12月24日、26日这几天宴请员工,称为“尾牙”。

●做“年兜”。在除夕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除尘”贴春联,备办年货,蒸糕,还要送神。除夕当夜,家人团聚点灯到天明守岁,到半夜12点整家家户户都要燃放鞭炮,送旧迎新。

特色特产

●惠安石雕

●惠安影雕

●惠安瓷雕

●惠安泥雕

●惠安漆雕

●惠女服饰

●惠安布袋戏

●崇武鱼卷

●紫山余甘

●小岞鱿鱼干

●小岞黄花鱼

●崇武活梭子蟹

●辋川切章鱼

●惠安五花肠

●惠安褶牡蛎

●惠安鱼松

●后洋菜头(白萝卜)

●獭窟鱼饼、鱼签

●惠安烧肉粽

●惠安豆腐、豆干

●惠安“铁罗汉”茶

●净峰熊胆酒

●菜头糕(萝卜糕)

●蚵仔煎(海蛎煎)

●地瓜粉捏

●糯米丸子

●香炸果

●五香卷(鸡卷)

●清蒸鳗鱼干

●白水猪脚

●八爪章鱼

●面线糊

●油酥饼

●牛百叶

●冰石花

风景名胜

●崇武古城

●科山寺

●科山森林公园

●净峰寺

●平山寺

●一片瓦寺

●聚龙小镇

●中新花园

●溪滨公园

●中国雕艺城

●山霞青山宫

●山霞青山湾

●崇武半月湾

●崇武西沙湾

●小岞惠女民俗风情保护区

●崇武赤湖海滨森林公园

●崇武石雕博览园

●紫山笔架山

●涂寨文笔峰

●涂寨安固石亭

●辋川虎屿岩景区

●辋川侯卿古驿道

●螺阳盘龙古驿道

●螺阳灵山仙境

●黄塘施琅将军陵园

●螺阳王潮墓

●大岞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音楼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走马埭现代农业观光园

●净峰金熊观赏园

●武功大夫第

●西沙湾解放军烈士庙

●獭窟妈祖庙

●龙山书院

●玉岭古寺

惠安名人

●辜鸿铭-清末民初学贯中西的大学者,时称“文坛怪杰”;

●辜振甫-海基会前董事长,“汪辜会谈”之“辜”;

●陈金城-清代进步思想家、爱国士大夫,著有《怡怡堂文集》;

●陈伯达-曾任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委,参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

●吴文季-歌唱家、作曲家,民歌《康定情歌》的采编者;

●曾纪华-20世纪香港和东南亚著名的华人实业家,爱国侨领;

●李周-清代南派石雕一代宗师,创“南狮”风格和“针黑白”技艺(即今影雕);

●黄宗旦-北宋文学家、诗人,被誉为“国朝才子”;

●黄吾野-明代大诗人,自号“吾野山人”;

●卢琦-元代大诗人、政治家、元末闽中文学四大名士之一;

●温革-宋代文学家、科学家,著有百科全书编著《分门琐碎录》

●刘望海-明代万历进士,官至七省巡按使;

●张岳-明代“泉州三狂士”之一,与严嵩同朝为官,诤臣;

●张勇-清代水师名将。

●庄国明-工艺美术大师,木雕作品《一代伟人》《闲憩》

惠安之最

●崇武古城: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花岗岩滨海石城;

●惠安石雕:中国石雕之都,南派石雕的代表;

●惠女服饰:中国唯一穿着奇特服饰的汉族女性群体;

●惠安影雕:被誉为“中华一绝”;

●刘碧兰:中国第一影雕师;

●崇武岩雕:中国规模最大的“大地岩雕艺术”;

●国家园林县城:福建省首个“国家园林县城”;

●走马埭基本农田保护区:福建省第一块基本农田保护区;

●外走马埭围垦工程:中国最大的围垦工程,围垦面积5.15万亩;

●崇武镇:中国十佳古镇,中国魅力乡土民风名镇:

●大岞村:福建十大最美的乡村之一:

●崇武海岸:中国最美八大海岸之一;

●崇武港:国家中心渔港之一;

●斗尾港:中国四大中转港口之一。

1城市经济

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前,惠安是个典型的农业县,地瓜是群众果腹的主要农产品,被称为“地瓜县”。改革开放后,惠安人凭精巧的雕艺,石雕石材业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20世纪八九十年代,惠泉啤酒、达利食品等异军突起,食品饮料业成为新兴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惠安人秉承爱拼敢赢的精神,开拓创新,惠安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十年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0年县域经济位居“全国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29位,荣膺“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第44位、“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第28位及“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等殊荣。惠安素有“雕艺之乡”、“建筑之乡”、“渔业强县”、“食品工业强县”之美誉,先后荣获了中国石雕之都、中国民间艺术(雕艺)之乡、全国食品工业强县、科普示范县、科技进步先进县“五连冠”、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国家园林县城以及省级优秀建筑之乡、福建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省级文明县城、省级优秀旅游县、省级文化先进县、省级绿化模范县城、双拥模范县“四连冠”、优秀旅游县、最佳旅游目的地、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等荣誉。

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惠安已经从一个资源短缺的农业大县迈向工业强县,从温饱型社会迈向宽裕型小康县,并逐步形成了以港口和城区为依托,支柱产业和区域特色经济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成为福建省县域经济比较活跃、社会进步比较显著、发展势头比较强劲的沿海开放县份之一。作为经济竞争实力较强、外向度较高、发展后劲较足的沿海开放县和投资热点地区之一,惠安具有独特的区位、港口、产业、侨台、人文等优势。

●区位优势。惠安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东临台湾海峡,距离台湾岛97海里,毗邻泉州中心城市,海陆交通发达,居于国道线中心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枢点,还位居上海至广州海上运输路线的中间位置,距厦门港80海里、福州港90海里,受厦门和福州两个方向辐射,在加强闽台经贸文化合作上地位突出,是大陆离台湾中部最近的地区之一,是为海峡西岸东南沿海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港口优势。惠安拥有长达多公里的海岸线和斗尾港、崇武港、秀涂港等天然良港,可建30万吨级码头泊位10多个,斗尾港区长年不淤不冻、深水岸线长、水域面积宽、工程水质好、环境容量大,是国内罕见、国际少有的深水良港,被交通部规划为全国四大中转港口之一。

●产业优势。惠安素以“渔业强县”、“建筑之乡”、“雕艺之乡”著称于世,惠安现已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石雕石材、食品饮料、鞋服包袋、五金机械、建筑装饰等五大主导产业,以及船舶修造、石化化工、装备制造、光电信息和旅游业等新兴产业。

●侨台优势。惠安现旅居海外侨胞68多万人,台湾汉族同胞中也有70多万人祖籍惠安。他们造福桑梓,踊跃参加家乡建设,构成了惠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新优势。惠安现建有黄塘台商创业基地、绿谷台商高科技产业基地、是福建,乃至全国重要的台商投资基地之一。

●人文优势。惠安历史积淀深厚,人文名胜荟萃,素有“海滨邹鲁”之美称,拥有“中国魅力乡土民风名镇”和“全国最美八大海岸之一”的崇武。这里是国学大师辜鸿铭的故乡,也是《康定情歌》的采编者吴文季的故乡。这里有全国唯一穿着奇特服饰的汉族女性群体,也有南派石雕之都的美誉。惠安女服饰、惠安雕艺是国家民族民间保护工程,也是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望未来。“十二五”期间,惠安提出“一心四区”的城乡建设格局,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斗尾、崇武、惠西、相互衬托的组团式新型城市格局,撑起泉州北翼现代新城中心区框架。“一心”即县城科工贸中心区;“四区”即斗尾临港重化经济区、崇武滨海旅游对台经济区、惠西新兴产业和生态居住休闲区、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财政收入超亿元,实现“五个基本”目标任务,即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构建现代化港口工贸旅游新城区主体框架、基本建成海峡西岸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基本建成海峡西岸国际港口和物流基地、基本建成海峡西岸国际旅游度假区。积极参与构建大泉州滨海城市群,实现建设农业高效、工贸发达、旅游兴旺、科教先进、城乡一体的具有闽南侨乡特色的泉州滨海新城区。

1年,惠安在建大型项目有:泉州船厂修造船项目、中化1万吨重油深加工项目、秀涂万吨多用码头、惠安电厂、崇武国家中心渔港、福厦铁路惠安站及其连接线、小岞风电场、外走马埭围垦工程、泉三高速公路南惠支线、绿谷金太阳示范电厂、国道城关段复线工程、湄洲湾南岸铁路支线惠安段、福厦高速公路扩建惠安段、崇武闽台贸易码头扩建工程等。这些项目的建设,推进了惠安的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位。港口作为惠安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对惠安未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人文优势和时代背景,未来的惠安必将是海峡西岸一颗璀璨的明珠。

1小城名片

惠安石雕

惠安素有“雕艺之乡”的美称,包括石雕、砖雕、瓷雕、灰雕等4大类,其中以石雕最具代表性,被誉为“中国石雕之都”。惠安石雕的发展历史悠久,尚存的唐朝王审知之兄王潮墓中的花纹浮雕,已逾千载。据考古研究发现惠安石雕工艺起源于汉代,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在多年前的晋朝,石雕作为永久性的艺术已被应用,当时的闽林始祖林禄墓中,就有文武仲翁虎、羊的石圆雕等立于墓园以示壮观。根据史书的记载,明朝初期,惠安崇武一带已有不少的石雕作坊,明朝嘉靖年间,崇武有数十家上规模的石雕作坊,当时五峰等地就有大批人从事青石雕,被誉为“南匠”。

明代以前,惠安石雕多以石人、石兽为主,主要为圆雕,这些作品粗犷流畅,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原文化的特点。进入明代,惠安石雕内容趋于丰富,技艺也较为精湛。明末清初,惠安石雕逐步走向成熟,艺术风格转为精雕细琢,形成了惠安石雕的独特风格,龙柱、狮子就是那时的代表作。清朝光绪年间开创南师风格和“针黑白”影雕技艺的南匠代表李周的传人开始走出惠安,足迹遍及闽东南、台湾省。福州的“蒋源成”、厦门的“蒋泉记”、“蒋泉益”就是很好的例证。这个时期,惠安石雕技艺已臻完美,泉港区峰尾东岳庙的那对龙柱,可以用石头敲击来借声辨认雌雄。清末时期,在北京颐和园举行的全国性工艺品竞赛中,惠安石雕以玲珑、纤巧、流丽、繁缛的特点,在全国雕刻艺术中独树一帜。二十世纪以来,惠安石雕开始名扬天下,民国年间的南京中山陵、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成为惠安石雕能工巧匠的骄傲。解放后,惠安石雕如霖甘露,得到快速发展,年,崇武老艺匠蒋瓦水、蒋友才等率领石雕工匠赴京参加北京十大建筑的工程建设,承担包括人民大会堂10根大圆柱在内的几乎所有石构件的加工制作和安装任务。同年,惠安多名雕艺匠参加集美学村和陈嘉庚陵园——“鳌园”的建设,整个陵园的雕刻工艺超凡脱俗,园内的件青石雕,内容集古代历史题材、中国革命史与新中国建设史于一身,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奇迹,被视为中国石雕艺术的大观园。年惠安创办第一家现代化石雕厂——惠安县石雕厂,由此翻开惠安石雕史崭新的一页。然而“文化大革命”给惠安石雕产业带来沉重打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又给惠安石雕带来新生,惠安石雕从此开始了从“小作坊”到“产业化”生产经营的大跨跃,形成了六大工艺,数百个品种。6年5月20日,惠安石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南派石雕艺术的代表,惠安雕匠世家林立,人才辈出,拥有一大批技术精湛的工匠和一大批能代表我国民间雕艺最高水平的作品。占惠安年工业总产值的1/4强。惠安石雕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鲜明的时代性,其主要以硬质的青石料、花岗岩等为原料,其传统种类包括圆雕、浮雕、影雕、镂空雕等等,及碑石加工、环境园林雕塑、建筑构件、工艺雕刻、实用器皿等五大系列数百个品种,0多种石材原料来自世界和国内各地。用中国雕塑界的“泰山北斗”钱绍武老先生概括的一句话:惠安石雕传统工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惠安石雕的主要代表作有:泉州东西塔、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桥、北京颐和园中五峰缕花椅桌、台北龙山寺龙柱、南京中山陵醒狮、华表、南昌起义纪念馆、井冈山纪念碑、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柱础、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毛主席纪念堂、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北京中华世纪坛、厦门集美学村、陈嘉庚陵园-“鳌园”、缅甸龙柱、韶山毛泽东诗词碑林、南昌八一纪念塔、江苏盐城新四军抗日路线图沉雕、中国海关总署大厦大型石雕、湄洲岛天上圣母妈祖雕像、海南三亚“鹿回头”雕塑、厦门鼓浪屿郑成功巨型雕像、福州西禅寺中国最高石塔-报恩塔、深圳万福广场的九龙柱、西安兵马俑陈列馆、南京雨花石纪念馆、黄帝陵、青川藏公路纪念碑、西藏宾馆、卢沟桥抗战胜利50周年纪念馆、锦州解放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碑、井冈山会师纪念碑、陕西历史博物馆、金门蒋经国纪念馆、广州玄武塔、台湾凤山五百罗汉、台湾嘉义先天玉虚宫的九龙壁和九龙池、澳门妈祖文化村、日本鉴真和尚园、马来西亚马六甲三宝山的郑和雕像、美国华盛顿国家广场马丁·路德·金雕像、日本那霸“福州园”、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大型浮雕《共和国从这里走来》、长沙橘子洲头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塑、惠安科山公园百狮园、崇武石雕博览园等。

惠安女

惠安女主要分布在惠安东部沿海的崇武镇郊和山霞镇、净峰镇、小岞镇,她们的服饰可分为崇武城外、山霞和小岞、净峰两个类型。从整体上看,惠女服饰的色调柔和庄重,自上而下色调逐渐加重,给人以沉稳感。不同的是,前者斗笠较大、厚、重,笠面和尖顶有小弧度,尖顶有小棕色漆红;后者斗笠较细、薄、轻、小,笠面和尖顶平切,尖顶没有镶红棕片。前者头巾多为蓝底白花和绿底白花;后者也蒙头巾,但多为红底白花,中青年妇女多把双辫子折在头顶的两侧,包上头巾似有梭角的感觉;手上也提有竹篮。惠安女头戴的斗笠涂上黄漆,具有防日晒雨淋作用。花头巾为四方形,一般是白底上缀绿或蓝色小花,或是绿或蓝底上缀小白花,折成三角形包系头上,有挡风防沙、御寒保暖和保护发型等作用。在头顶前方还别着一至三把塑料梳子,未婚青年妇女头发还留有刘海。由于不论春夏秋冬,她们总是把头包得严严实实,却让肚皮露在外头,裤子又特别的宽大,民间戏称之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

惠安女的服饰颜色艳丽,衣裤除太青兰、苹果绿、黑色以外,还有白底柳条花纹或上下绿白拼接而成的。冬春季多蓝、黑色,夏季多苹果绿、白地柳条线或两色套装。上身穿的是斜襟衫(截衫),又短又窄,衣身、袖管、胸围紧束,衣长仅及脐位,肚皮外露,衬托出女性身段的曲线美;袖长不到小臂的一半且紧束,袖口滚接二环节,一环为黄或金黄色,一环花布;上衣下摆弧度为椭圆形,向外弯展至袖拢,使腰间五彩塑料丝裤带和银裤链显耀示人,又可避免劳动时弄脏衣沿衣袖。其花纹图案大都是不规则的细点、细纹、细块等。下身裤子多是黑色的,也有深蓝色的。裤筒甚为宽大,裤头只到脐下。裤式腰围小、臀围大,裤筒为30厘米,大筒裤的裤脚则有的宽达40厘米,因其宽阔,故移步迎风摇曳飘荡,风韵飘逸,也便于生产劳作,海水打湿、汗水浸渍,风一吹很快就干了。中老年妇女穿的是大筒裤,裤脚宽约36厘米,裤头为臂部的一倍宽,年轻妇女多穿裤管宽大的西装裤,用黑色线布或尼龙布制成,只在婚礼、葬礼、回夫家或外出做客时,才穿传统的宽绸裤。穿上宽筒的黑裤时,通常都用四至八条编织带扎紧裤头,这些编织带一般都是用色彩鲜艳的塑料丝编织,多为红色和蓝色,图案精巧,总宽约7至9厘米,颜色分外醒目;已婚妇女则多加上银裤链,悬挂在臀部上,把腰部、臀部构成的曲线美衬托出来。妇女婚装则用全套黑色丝绸衣服,式样与平日相同,但无绣饰,显得典雅端庄。黑、蓝基调上所缀绣饰,打破服装的呆板格局;色彩不佻不乱,至为和谐,艺术效果强,有独特的审美情趣。袖套则多为从事劳动的青年妇女所用,一般为黑、黄、蓝三色,袖套上配有悦目的色彩线条和图案,与上衣相配,更有新意。袖套除了干活时可以保护衣袖以外,还有夏天防晒(惠安女的服饰衣袖较短)、冬天御寒的作用。惠安女的服饰是实用与美观的完美结合,如渔船进港,协助搬运鱼货,或出港挑水送粮,宽裤便于涉海,短袖便于劳作,黄斗笠顶炎日,花头巾御风沙,而头巾的花卉图案和颜色,是美的选择,增加了女性的丰采、神韵。

惠安女的婚俗也很奇特,婚嫁那天,新娘身着黑衣裤——又称为黑凤凰衣,打着黑伞,由娘家的亲朋好友陪送过来,男方并不派人前去迎接。据说新婚第一夜,新娘是不能上床的,只能站在床边过夜。她们结婚三天以后就要回娘家长住,直到这一年的除夕夜,丈夫才可以将妻子接回家住一个晚上,第二天又必须把妻子送还娘家。此后,只有等到较大的传统节日来到时,比如春节的时候,清明的时候,还有中元节,就是七月十五,还有冬至和农忙的时候丈夫方可将妻子接回小住一到二日,如此反复,直到妻子生了孩子,方可名正言顺地长往婆家与丈夫共同生活。其实,惠安女形成这种一个长住娘家的习俗,并非无中生有。因为男人长期在外捕鱼,打工,女人在家从事副业和农业,从而形成了惠安女长住娘家的习俗。长住娘家的习俗,过去给许多惠安女带来不幸,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旧习俗有了许多变化。

惠安女的勤劳勇敢、善良贤惠的美德与其美丽的服饰和奇特的婚俗同样著名,尤其是惠安女的吃苦耐劳,着实让人佩服,因惠安一带的男子多出外谋生或出海打渔,惠安女则成了建设家乡的主力军。她们开公路、修水利、种田地、补渔网、扛石头、拉板车、敬公婆、教子女,锯木、驾船、晒盐、种蚝、雕石、织网、裁衣和经商做买卖,里里外外,不分粗活、重活、细活,事事能干、样样出色,可谓全能媳妇。20世纪50年代,以数万名惠安妇女为主力的干部群众,克服了艰苦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设备、技术条件,靠着“现在苦一些,以后就不会艰苦了;现在还要吃地瓜干,以后就可以天天吃大米了”这样朴实的感情,发挥令人难以想象的冲天干劲,建成了一座库容达1.26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惠女水库”,使十年九旱的“地瓜县”变成了米粮仓;60年代,8名惠安女跨海开发大竹岛的事情名闻全国;80年代,惠安女又创下一大奇迹,成功修建了大岞避风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惠安妇女以其坚韧、勤劳、质朴、无私演绎了一个又一个人间传奇,这同时也丰富了惠女精神的内涵。向更远的历史追溯,惠女精神历经岁月磨砺,融合了积淀千年的传统美德和与时代脉搏共振的生命激情。

惠泉啤酒

惠泉啤酒是福建省最大的啤酒生产企业之一,也是全国啤酒行业十强企业之一。其以“福见惠泉”、“我拼我精彩”等品牌传播,将惠泉啤酒的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牢牢地贴合着闽南文化的精髓,以闽南文化独特的风格、世界级的啤酒技艺吸引着一大批啤酒爱好者。闽南人重感情,讲豪情,爱拼敢赢,惠泉啤酒从啤酒的口感、外包装的观感,都力显闽南人特有的豪迈与激情,具有浓厚的乡土情结。

惠泉啤酒公司源于年惠安一位王氏企业家创办的瓜干酒手工小作坊,解放后其被改造为地方国营惠安酒厂。年,公司在全省首家引进啤酒露天大罐发酵新技术,自此拉开了惠泉啤酒快速发展的帷幕。改革开放以来,公司积极实践邓小平同志“发展才是硬道理”思想,以敢为人先求发展的胆略,艰苦奋斗,努力拼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以质量、科技、机制、效益等之先,赢得中国啤酒界的瞩目。公司于1年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年在全国啤酒业第三家通过GB/T-ISO质量体系认证,同年荣升为国家大型企业,并作为福建省首批试点单位,开始积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路。年2月正式创立福建省第一家国有绝对控股的规范化股份制啤酒集团公司,成为福建国有企业成功改制的一面旗帜,受到中央、省部委的高度评价。年公司被中国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并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年2月26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A股6万股,并正式挂牌上市,成为全国行业第六家上市公司。4年4月28日,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惠泉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燕京惠泉的强强联合,发挥两者优势,推动了惠泉啤酒的快速发展。公司现有四个啤酒生产基地(本埠南厂、北厂,福鼎,江西抚州),总生产规模设计年产能力80万吨,现产能55万吨啤酒,总资产近15亿元,拥有一流的啤酒生产设备和雄厚的科技力量。公司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连续多年居福建省啤酒行业前茅。

惠泉啤酒公司的主导产品有惠泉本色纯生、金国宴、一品麦、大清爽、黑爵士、一麦、吉品纯生、真啤、大纯生、国宴、精品等多个品种,先后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全国啤酒行业优质产品”、“福建省名牌产品”、“福建省著名商标”等称号,产品畅销福建、上海、江西、广东等二十多个省市和港澳台地区,并远销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市场广阔,广受欢迎。

惠泉啤酒公司旗下拥有控股子公司泉州市金麦啤酒原料有限公司、惠安县兴龙包装用品有限公司、燕京惠泉啤酒福鼎有限公司、燕京惠泉啤酒(抚州)有限公司,参股企业泉州市龙珠酿酒有限公司以及关联企业泉州中德印务有限公司和泉州百威制盖有限公司等,逐步形成以惠泉啤酒为龙头产品的集团“产业链”。

年,凭借着数十年在啤酒行业的积累,依托着最先进的啤酒技艺,惠泉啤酒成功的推出了惠泉“本色”纯生啤酒。惠泉“本色”纯生的质量和口感较一般啤酒有很大的提升,拥有更清爽的口感,泡沫与回味更为丰富,麦香更浓郁,饮后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清爽与浓情也得到了很好的统一,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本色”是什么?是一饮而尽时的万丈豪情,是浅斟低唱时的柔情似水,也是阳光般的清爽微笑,是泡沫似的清澈眼神……杯酒之间,可容日月乾坤,真性情真本色,溶入到越饮越浓的杯酒之间。

崇武古城

崇武古城建于明洪武20年(年),是时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为抵御倭寇而建,是目前我国惟一保存完好的名符其实的花岗岩滨海石城,历经多载春秋,依然巍峨屹立在东南之滨。城墙共长米,城基高5米,外壁连女墙高7米,内壁分二层各高约2米,并设有两层跑马道。墙上有墙碟、箭窗、窝铺。四面设城门,东、西、北三座城门相似,都有月门,各有城门两道,城门上各设烽火台一座,南城门无月门,外加设一照墙。这些城墙、窝铺、门楼、月城、墩台、捍寨和演武厅,构成我国古代一套完整的战略防御工程体系。明代守丞丁少鹤曾有诗句赞道:“孤城三而鱼龙窟,大岞双峰虎豹关”。崇武建城之初,由各地抽丁防守,至今还有“百家姓,万人丁”之称(现尚有98姓氏),兵士们在这里生息繁衍,为捍卫古城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海防的最前沿,崇武古城曾经在明代倭患其间首当其冲,屡遭进犯;亦曾失利陷城,铁马哀鸣。史书记载,明朝永乐二十二年(年),倭寇一千多人从大岞登陆,千户张荣身先士卒,率领军民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终于保住古城,使崇武城免却一场浩劫,但他却轰然倒下,用热血写下人在城在的誓言。传说中的十二爷,是十二位刀枪不入的英雄,他们在历次的抗倭战斗中冲锋陷阵,勇冠三军,杀敌无数,令倭寇闻风丧胆,但他们也在战斗中流尽最后一滴血,他们不屈的灵魂与古城同在。明朝隆庆元年(年),抗倭名将戚继光率大军驰骋在崇武前线,剿灭倭寇,人民才得以安居乐业。多年来,古城一代又一代的军民凭借天然的屏障和牢固的石城,历经血与火的洗礼,用生命谱写出可歌可泣的战斗诗篇。“护龙官”、“崇山官”、“崇报祠”、“元饲宫”、“十二爷官”等,都是古城军民为纪念抗倭牺牲的先烈而建造的。

崇武古城作为历史的见证人,还曾目睹郑成功大军挥师东渡,收复祖国宝岛台湾;目睹崇武军民随人民解放军扬帆南征,解放祖国南大门厦门岛;目睹年周恩来亲自指挥崇武海战,击沉击伤入侵的美蒋“永泰”、“永昌”号军舰。崇武古城,作为“抗倭名城”和“英雄名城”被载人史册,名满天下。









































口碑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hd/859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