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活动 >> 俗理儿晋冀南的十月一
十月一日,为送寒衣节。这一天,人们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
回来几天,想早些离开回皖中,可母亲说,马上农历十月初一,应该给父亲烧纸、焚香、祭奠亡灵和扫墓的日子,别人都是赶着回来,而我要在这个时候离开就是不孝顺,而这一习俗一直延续下来,农村多于此日上坟拜墓,再远也要回来的。
传说孟姜女新婚燕尔,老公就被抓去服谣役,修筑万里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丈夫却屈死在工地,还被埋在城墙之下。孟姜女悲痛欲绝,指天哀号呼喊,感动了上天,哭倒了长城,找到了丈夫尸体,用带来的棉衣重新妆殓安葬。因此时值农历的十月初一,被人们称之为“送寒衣节”。
在中国民间,春夏秋冬往复循环,十月为孟冬。十月一日是进入寒冬季节的第一天。由生者的御寒加衣,想到死者的防冷需要,在这一日将早早准备好的纸元宝,纸钱,吃的,穿的,烟火炮竹带头先人坟前焚烧祭奠,是为了表达对死者的悼念与思念。
父亲去世是正月二十七,算是冬天,如今过去三年多了,几次清明节未曾回去,而今年寒衣节,无论如何母亲都要我留下来,给父亲上坟烧纸,表达自己的孝心。在老家,也就是晋冀南地区送寒衣时,讲究在五色纸里夹裹一些棉花,说是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有的地方要将五色纸分别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甚至还要制作一套纸房舍,瓦柱分明,门窗俱备。这些纸制工艺品除体积缩小之外,看上去比真房院还要精致漂亮。凡属送给死者的衣物、冥钞诸物,都必须烧焚,只有烧的干干净净,这些阳世的纸张,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绸缎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银铜钱。只要有一点没有烧尽,就前功尽弃、亡人不能使用。所以十月一日烧寒衣,要特别认真细致。这些虽然看来好笑,却也反映了生者对亡人的哀思与崇敬,属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而有的人在外工作忙,或者多年不回家,在民间送寒衣时,会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用意是救济那些无人祭祖的绝户孤魂,以免给亲人送去的过冬用物被他们抢去。
焚烧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坟前进行,讲究在太阳出山前上坟。有的地方习惯在门前焚烧纸钱衣物。晋冀北的风俗习惯是傍晚妇女要在门外放声大哭。有一个地方方言诗这样写得:“粘纸成衣费剪裁,凌晨烧去化灰埃。御寒泉台果否用?但闻悲声顺耳来!”既描述了送寒衣的情景,又对其传说效应提出了质疑。
在北方,儿女们守孝,穿三年孝服。孝满之年的十月初一日换穿常服。后来演变成守孝一百天,七七等,而如今后人的迁坟合葬等仪式,民间也总是习惯在十月一日进行。
民间在十月一日,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这些民俗民风在晋冀南也慢慢开始淡了,不如以前讲究,常言道穷讲究穷讲究,讲的就是晋冀南平原地区,交通虽然便利,但人口众多,反而许多地方资源匮乏,越过越穷,但老理儿和规矩却很多。
内容转载自怎样治疗白癜风呢哪里可以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hd/7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