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还只想着万圣节明天老祖宗留下的传统节日

发布时间:2017-4-3 0:45:45   点击数:

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

近几年,中国人越来越爱过洋节!

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

过洋节也变的越来越普遍!!

大家都是知道明天(31日)是西方的万圣节!

但是,你造么?

明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寒衣节!!!

它是中国四大祭祖节日之一

(除夕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

寒衣节相传起源于周代,时间定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节日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为之送寒衣。寒衣节标志着严冬的到来,也是父母爱人等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既然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有必有了解一些民俗知识!

寒衣节的由来1

朱元璋“授衣”传说

农历十月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月份,此时正是稻谷收获进仓之际,相传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为了显示顺应天时,在十月初一这天早朝,行“授衣”之礼,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南京民谚说:“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寒衣节”由此而来。人们还在加衣避寒的同时,也将冬衣捎给远在外地戍边、经商、求学的游子,以示牵挂和关怀。

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很多朋友都应该听过孟姜女苦长城的故事,其实就是因为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寻到长城脚下,不想丈夫已死,被埋筑城墙里。孟姜女悲愤交加,向长城昼夜痛哭,终于感天动地,哭倒长城,露出丈夫尸骨。

由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的故事,长城内外便将农历十月初一这天,称作“寒衣节”。“十月初一烧寒衣”,早已成为北方凭吊已故亲人的风俗。

商人促销伎俩

寒衣节祭拜,还有说法,认为“十月一烧寒衣”起源于商人的促销伎俩。

据不完全可靠消息,这个精明的商人生逢东汉,乃是造纸术的发明人——蔡伦的大嫂。

这位大嫂芳名慧娘,她见蔡伦造纸有利可图,就鼓动丈夫蔡莫去向弟弟学造纸。蔡莫是个急性子,工夫还没学到家,就张罗着开了家造纸店,结果造出来的纸质量低劣,乏人问津,夫妻俩只好对着一屋子的废纸发愁。

眼见就得关门大吉了,慧娘灵机一动,想出了个鬼主意。

一天深夜,惊天动地的鬼哭声冲出了蔡家大院。邻居们吓得不轻,次日一早,赶紧跑过来探问究竟,这才知道慧娘昨晚暴病身亡。只见当屋一口棺材,蔡莫一边哭诉,一边烧纸。烧着烧着,棺材里忽然传出了响声,慧娘的声音在里面叫道:“开门!快开门!我回来了!”众人呆若木鸡,好半天才回过神儿来,上前打开了棺盖。只见一个女人跳出棺来,可不是慧娘是谁?

那慧娘摇头晃脑,高声唱道:“阳间钱路通四海,纸在阴间是钱财,不是丈夫把钱烧,谁肯放我回家来!”她告诉众人,她死后到了阴间,阎王发配她推磨。她拿丈夫送的纸钱买通了众小鬼,小鬼们都争着替她推磨——有钱能使鬼推磨啊!她又拿钱贿赂阎王,阎王就放她回来了。

蔡莫装出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说:“我没给你送钱啊!”慧娘指着燃烧的纸堆说:“那就是钱!在阴间,全靠这玩意儿换吃换喝。”蔡莫一听,马上又抱了两捆纸来烧,说是让阴间的爹娘少受点苦。

夫妻俩合演的这一出双簧,可让邻居们上了大当!众人见纸钱竟有让人死而复生的妙用,纷纷掏钱买纸去烧。一传十,十传百,不出几天,蔡莫家囤积的纸张就卖光了。由于慧娘还阳的那天是十月初一,后世的人们便都在这天上坟烧纸,祭奠死者。

这两个传说一悲一喜,道具虽有不同(一个是烧棉衣,一个是烧纸钱),却都是拿死人做文章,拨的都是人们心中那根亲情弦。

中国地大物博,不同是省份往往有不同的习俗,仅是一个寒衣节,各地习俗就各有不同!

各地风俗2

江苏

迄今江苏大丰一带还有个传说,大意为:从前有个放牛娃,因与地主抗争,被地主砍死,鲜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饭染得通红。这一天正是十月初一。此后,穷人在十月初一都要吃红豆饭纪念他,尚有童谣为证:"十月朝,看牛娃儿往家跑;如若不肯走,地主掴你三犁担子一薄刀。"

山西

晋南地区送寒衣时,讲究在五色纸里夹裹一些棉花,说是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

晋北地区送寒衣时,要将五色纸分别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甚至还要制作一套纸房舍,瓦柱分明,门窗俱备。这些纸制工艺品除体积缩小之外,看上去比真房院还要精致漂亮。

洛阳

洛阳话有云:“十月一,油唧唧”,意思是说,十月初一这天,人们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饺子,准备供奉祖先的食品。这些东西油膏肥腻,操作间不免弄得满手、满脸皆是。

市区、偃师、宜阳等地,也有人不去老坟烧寒衣,而在家门口及十字路口烧。待到十月初一这天,瞅着天快黑了,人们抓把土灰,在家门前撒一个灰圈,然后焚香上供,燃烧纸衣、纸锭,祭奠先人。讲究的人家,会特意跑到离家不远的十字路口,为“游魂路鬼”送寒衣,为的是“鬼有所归,乃不为厉”,贿赂那些流浪鬼,使它们能与自家的亡人和平共处。

新安县另有讲究:新出嫁的媳妇逢十月初一,得为夫家新故的老人添土;到家庙祭祖者,还得奏起鼓乐助兴。

北京

民国初年,北京人大多沿袭旧俗,在十月初一以前就要到南纸店去买寒衣纸,它是用冥衣铺糊烧活的彩色蜡花纸,裁成布匹形状的长条,一般是一张纸破三条或四条。粉红色的印上白色图案;白色的则印上青莲色的图案;黄色的则印上红色图案(一般均为牡丹、菊花、蝴蝶的连续图案)。也有用素色纸的。总之,只是象征性的东西。有的把这些寒衣纸剪成衣裤状,有的不剪,直接装在包有纸钱、冥钞的包裹里焚化。还有的更为讲究的富人,则是请冥衣铺的裱糊匠糊一些皮袄、皮裤等高级冬装。不论用什么样的寒衣,都要以纸钱、纸锭为主,一并装在包裹内,供罢焚化。

宅府门第,在祠堂里设奠;一般人家则将包裹当成主位,在堂上设奠,多以三碗水饺为供,富者不拘此限,乾鲜果品、满汉糕点、冷荤热炒,均无定例。焚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次序行四叩首礼(谓“神三鬼四”)。祭罢,或送坟地,或在门口焚之。老丧一律不举哀。

山东

山东中一带流行傍晚在野外路口烧寒衣,为无后人的死者或孤魂野鬼祭祀的作法。

山东西南一带,寒衣节上除了准备寒衣外,还以亡者生前喜爱的戏曲或神话故事为题材制作纸扎供阴间娱乐。

南京

南京地区送寒衣,要将各种冥衣装一红纸袋里,上面写明亡者的身份及姓名,初一当晚,把纸袋供在堂上祭奠一番,而后拿到门外焚化,同时将刚收获的赤豆、糯米等做成美食让祖先尝新。其实,这一系列的祭祀活动都是缅怀祖先,祈求保佑家族兴旺、子孙平安的表现。

前文已提及寒衣节标志着严冬的到来,那事儿菌跟大家分享一款不仅制作简单,而且还能驱寒保暖,最重要的是真的非常好吃的圆子红豆羹吧!

圆子红豆羹

主料:

红豆克  清水ml

糯米粉60克  清水40ml

冰糖30克  

制作步骤:

糯米粉中逐渐加入40ml清水,和成不黏手的面团,分成1cm大小揉成圆子,入沸水中煮熟3分钟左右,捞出后泡在凉水里备用。

红豆清洗干净放入锅中,倒入ml清水煮沸,小火慢煮70分钟左右,其间要不停搅拌以免糊锅。煮至红豆开花软烂后加入冰糖,大火催煮10分钟,使其翻沙变浓稠,最后加入煮好的圆子,关火。

小贴士:

1.红豆可以事先浸泡1小时,煮时就用浸泡的水,这样可以更节省火力。但不必泡太长时间,否则煮出的红豆沙不够红润。也可以用电饭煲或是压力锅来做,不用观察锅,等煮好后。

2.红豆有清心养神、健脾益肾之功效。中医专家认为,红豆具有消肿、轻身的功效。适宜各类型水肿之人,夏季天气闷热,有些人会出现水肿的现象,这个时候喝些红豆沙,对于水肿有着非常好的食疗功效。

3.糖的份量也可以稍多些,口感更好喝。写在文后:

“寒衣节”的实质是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感恩,“烧纸钱”的习俗是深层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中国人表达感恩的重要方式,应当得到尊重。但鉴于环境污染问题,可加以引导,如可以考虑在社区组织集体祭祀活动,以汉族民间表演、上香行礼等方式来慢慢引导传统改变,“移风易俗不宜靠强硬取缔实现”。

当中国的“寒衣节”与西方的“万圣节”相遇,其实这两个节日的起源大致相同,都是祭奠逝去的亡魂。但一边是悲切伤感,另一边却是嗨皮搞怪。能把悲伤转化成预约,也是一种创新和进步吧?

你说是吗?

内容信息来自百度百科、搜狗百科、豆果美食、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海大城小事整理编辑,未被允许谢绝转载

上海大城小事







































北京最有名的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专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hd/725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