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活动 >> 传统中元节,传统风俗你嘎哉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佛教中称为“盂兰盆节”,在闽南也有不少人将之称为“七月半”祭祖。
追溯:中元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在梁武帝时已有,至宋代定型成熟。清乾隆《普宁县志》言:“俗谓祖考魂归,咸具神衣、酒馔以荐,虽贫无敢缺。”祭品之中,楮衣是不可或缺的。
■
风俗:关于“七月半”祭祖的风俗在闽南颇为多见,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咱们华安人的“中元节”。
首先是祭祖的日子较为宽泛,有的选在农历十三,有的选在十四,而不局限于农历十五。因为盛夏已经过去,秋凉刚刚开始,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因此,外出的人不论远近,在这一天都要回家祭祖。
■
咸粿:华安“中元节”一般要吃粿。华安人做咸粿可讲究了,优质大米经两个小时的浸泡后,要细细磨浆,浆越细粿越好吃;辅料有肥猪肉、葱头、大肠、虾皮等,喜欢吃辣的还可加点辣椒。蒸咸粿有不分层和分层两种方法。
不分层的咸粿,锅内放少许植物油烧热,煸炒肥猪肉丁至透明状,再下葱和虾皮炝锅,加入适量味精、精盐、料酒,然后倒进磨好的米浆,搅拌至熟,上蒸笼用木柴烧旺火,蒸3至4个小时后,第二天起锅食用。
分层的咸粿,先将配料炒好后,直接投入米浆中搅匀,然后蒸笼放于已烧开水的热锅上,倒入一小瓢蒸熟,再加一小瓢,直至把米浆加完,最后的一二层加的是红糖米浆;再用旺火蒸2至3个小时,炉灶里放置木炭持续加温,至第二天早晨起锅,外观看起来雪白透亮,入口嫩嫩的、香香的,极富弹性。
吃咸粿时再切上一小碟腌制的五花肉就更赞了。
■
深层含义:七月原本是小秋,这时已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按照惯例,人们要用新米祭祀祖先,报告收成。也借此怀念已故亲人,感恩生养之恩。
■
外地的中元节风俗而福建每个地方祭祖的风俗也各不相同。在厦门,则有七月十五日给泉下的先人送寒衣的说法。在泰宁,有的还要高喊祖先名字到厅堂享祀。在连城,祭祖之后,晚餐桌上的正席位置要留给祖先,同时要摆放碗、筷、汤匙等餐具,表示与先人一道过中元节。漳平民间传说,中元节祖先回家来看子孙,因此要把米缸装满,摆设的供品要十分丰盛,好让先人们感到放心与满意。
■
友情提示“醉美华安”鼓励原链接直接转发,欢迎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北京专业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hd/7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