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传承茶陵的风俗文化,了解茶陵的七月半

发布时间:2017-3-12 1:49:23   点击数: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俗称“七月半”,茶陵人把农历七月初一到十五日这半个月的时间称“七月半”,有点不可思1议吧?

明嘉靖四年版的《茶陵州志》对茶陵民间的中元节节俗记载如下:“中元以楮为衣,列先祖各其上而焚之。夜半设瓜果酒具于中庭,曰别先祖。”

“以楮为衣,列先祖各其上而焚之”,通俗一点说就是“烧衣包”,最初是焚烧纸马(这里仅指纸马中的衣物),后来改为焚烧冥币,这是通行于茶陵各地保留至今的节俗。至于“夜半设瓜果酒具于中庭,曰别先祖”的节俗,则同中有异:统称为“送爷爷嫲(嫲,奶奶,祖母)”,但送的方式有方言区间的差别。

从七月初一开始,老人会反复叮嘱小孩不要往大门中间坐,因为按迷信的说法,七月初一一到,祖先的魂灵纷纷从阴曹地府返回家中,小孩坐在大门中间会妨碍它们走进家门。也是从这一天开始,各个家族会按照各自议定的日期,在某一天的午后集中到宗祠家庙中去迎接祖先归来,这就是俗称的“接爷爷嫲”。接爷爷嫲之后,各家各户开始逐日家祭祖先,就是在神龛前为祖先烧香上供,再依次在某一个家族议定的日期祠祭祖先。

建国之前,各个家族均有祠产,七月半期间,大家还会动用祠产,举行家族男丁们的大型会餐,这就是茶陵人所说的“吃会”。除此之外的家族集体活动就是在宗祠家庙中“扶箕”,也叫“扶乩”,这最初是一种巫术活动,目的是沟通神灵,占卜问卦,请神灵明示休咎,治病救人。茶陵人七月半期间扶箕的目的是询问祖先在阴司世界中的现状,请祖先明示家中某种休咎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七月半期间,这些地方还有三个较有地方特色的节俗。一是吃饺(当地的一种汤圆)。有一种比较有特色的饺叫碱水饺,呈圆饼状,用籼米粉加石灰水制成,色泽淡黄,半透明,吃起来绵软而有劲道。二是,茶陵一般用新上市的鸭子作应节的供品。三是视七月半为活着的人与死去的人团圆的节日,要求外出的人必须赶回家过节,出嫁的女儿一定要被邀请回娘家省亲。与此相关,七月半的忌讳也很多,比较一致的有忌晚餐上供饭菜,忌用泥鳅作供品等。

七月半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午后送爷爷嫲,就是将祖先送回宗祠家庙,好让他们按时返回阴司世界。届时,大家要在门外焚烧衣包,陈上供品,燃放鞭炮,然后,在路上插上香火,恭恭敬敬地礼送祖先而去。

这便是茶陵人的中元节文化!









































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疗效比较好
北京看白癜风最好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hd/704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