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活动 >> 中元节后,看看你和传统文化有多远
鬼节,是我听着听着就长大了的某节,儿时的接触大抵是这样的,
太小,离开了妈妈不放心,带着。
好奇,不知大人在做什么,跟着。
贪吃,盼着可以吃枣儿了,念着。
“七月十五花红枣,八月十五枣红山”,但今年北方雨水多,好像并没有哟。
中元节,怕是热剧《甄嬛传》才普及到我的文化名儿,可见其影响深远呢~
我特喜欢一作者感叹: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鬼文化贯穿整个历史。但我们却没有日本《百鬼夜行》这样的鬼怪图鉴,而日本70%的鬼怪都起源于中国。
中国百鬼,竟还真不全知,请允许断章取意,学习~
去你个大头鬼,穷鬼、饿鬼,那些常挂在嘴边的鬼,
画皮,没人不知道吧?
魍魉,就是常看到又不认的wǎngliǎng,
吸血鬼和夜叉,很熟悉啊!
牛头马面,黑白无常,这四个小孩儿也知道的吧。
九头鸟啊?居然也是~鬼
那年同学聚会我们就在“九头鸟”聚餐呢
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只道是湖北人利害,
九头鸟~~~鬼,这这这,不能轻易张口了啊。
《山海经·大荒北经》
大荒之中,有山名北极天桓,海水北住焉。
有神九首,人而鸟身,名曰九凤。
不仅有九凤,还有九首或九尾之狐、羊、虎等。
凤本神鸟,九头则更奇。而古代更讲究阴阳和合,
九是阳数,寓意吉祥神圣。
彼时,九头鸟不含妖气。
何时妖邪,以欧阳修《鬼车诗》记载为证。
昔时周公居东周,厌闻此鸟憎若仇,
夜呼命庭率其属,弯弧陴遂出九州,
射之三发不能中,天遣天狗从空透,
自从狗嗤一头落,断头至今清血流,
迩弥相距三千秋,昼藏夜出如咻鹠xiūliú。
每逢阴黑天外过,乍见火光惊辄堕,
有时余血下点呼,所遭之家家必破。
我闻此语惊且疑,反祝疾飞无我祸,
我思天地何茫茫,百物巨细理莫详,
占凶在人不在物,一去两头反为祥。
以被血滴玷污即不祥,于是九头鸟就成妖邪之物了。
但欧阳修主张“凶吉在人不在物”。
妖由人生,同鸟的形态习性其实并无多大关系。果然是不一样的大文学家、政治家。
为欧阳修的科学发展观,真心点赞~
史上以九头鸟象征的人事。
“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
一是政敌布谣以攻击张居正的。话说张居正为相,
九大御史参奏而张之地位并未动摇,
民间便生出“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之谣,
以为九头鸟再厉害,也敌不过一个湖北佬。
九头鸟乃指九御史,并非湖北人。
还有说是张居正在整顿朝政时,保荐了九位御史,都是他湖北老乡,对贪官污吏严厉制裁,革新政风大有成效。
那些受整顿的心怀不满,
因而咒骂“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
二是出于清初满人对湖北人的诅恨。
据史料记载,鄂之圻黄地区曾据山岩拼死抗清。
大局既定后,难忘故国的遗民拒同清廷合作,
凡受清廷笼络所用,众所共弃;
乃使满人为官湖北者,莫不恼恨交加。
无奈,因荆楚向有九头鸟传说,而编造这句谚语。
后武昌辛亥首义的成功,再次证实这句谚语的活力。
因而台湾出版《湖北文献》上刊出诗作,高唱:
武昌一夕鸟飞鸣,满族政权难自保,
九头徽号称鄂鸟,鄂人听了不烦恼。
民间俗谚,则是外乡人同本地人隔阂有关。
武汉为一个南北水陆交通中心,
民众的知识开发较早,就是见识广呗,
在社会生活中竞争较多,
也就是彼此交往中狡诈多些。
有点象今天的一线城市,古来竞争都一样残酷啊~~
各省人就往往讨厌他们呗,见而生畏。
所以在哪都不要欺生,不好张嘴就说外地人长短。
本来是“天上九头鸟,地下武汉佬”的,
因武汉二字早期比较生疏,武汉又是湖北代表,后就演变成“湖北佬”了。
哈哈,那个我一直崇拜的,有机会见到,呵呵~
中元节后,对于传统知识的浅薄,让我反思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究竟什么于我才是文化是传承?
中元节,不该只是谈鬼色变,应是勿忘先祖。
天下故乡、华人老家的洪洞人,
自明洪武3年至永乐15年,
近50年大规模官方移民18次,
主要迁往京、冀、豫、鲁、皖、苏等18个省,
多个县市。
祖上的洪洞人,走多远,都在村里种下槐树。
拔地巨槐冲碧汉,相承一脉密分枝;
树身即使高千丈,落叶归根也有期。
老家村东头的大槐树,又谁知何年。
中元节,不是把住一道鬼门,还应传递孝道。
父母,在,所有的都担了,该,或不该,一辈子,都还在肩上扛着。
那些暂时的不解,其实该是我的福,
只因为家中父母安好,任何仪式无需我辈。
所以,任什么节日,形式都不重要了。
老了的父母长辈,有你们在,真好!
走着走着,我也开始对这些传统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要多少钱白癜风的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hd/7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