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小荷浓浓亲情,久久重阳

发布时间:2017-2-28 16:09:08   点击数: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采桑子·重阳》

又是一年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年被定为老人节,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被确定为老年节。

节日的由来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自汉代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由此,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九日与钟繇书》记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重阳节在唐朝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在节日期间所进行的活动一直流传至今。

一个节日

《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曰重阳。重阳又叫“辞青”,与三月初三的“踏青”相对。此时青叶转黄,枫叶转红,山野间红黄相映。宜登高望远,向春夏绿意告别,迎来橙黄橘绿,是为一乐。

说到重阳节的历史,还要追溯到先秦,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求寿习俗“,则从汉带兴起——《西京杂记》中记载了西汉宫人的话,“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一段传说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重阳节是在农历九月九日,日月逢九,双九相重,所以称“重九”。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中记载:东汉时期,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父母死于村中突发的瘟疫,悲痛之下,桓景便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

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于是他便离开回到家乡,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样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

从那时起,民间便流行起于九月九登高、佩艾叶、饮菊酒来祈求健康的习俗。

世上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我已经长大,你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你仍然健康。今天重阳,一起许个愿,祝天下老人健康长寿,幸福安康!

深耕教学,专注培优中小学九年一贯制

◆3-10岁雅思少儿英语

◆10-16岁EnglishinMind雅思预备

◆8-10岁小荷作文(阅读与写作训练与指导)

◆10-16岁远方文学(全面初中语文培优课程)

◆8岁以上神笔易练字(首创4S练字法)

--

太仓朝阳东路21号科而雅大厦4楼









































白癜风哪里治疗好
北京治白癜风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hd/685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