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民间的中元节到了我们应该做点什么

发布时间:2017-1-26 21:58:58   点击数:
农历十五之佛欢喜日农历七月十五,俗称“中元节”,是民间祭祀祖先的日子。而这一日,又是寺院僧众解夏日,在佛教里称为“佛欢喜日”。第一说节日来源根据《盂兰盆经》所记载;释迦摩尼佛的弟子,神通第一的目连尊者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即以左手障钵,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本来是悭贪让自己堕入饿鬼,天天在饥渴中煎熬。无奈习性难除,不思悔改,一遇境界,又马上现行。一得到食物就下意识地遮住钵盂,生怕被其他饿鬼抢走;马上抟食,只想让自己吃个痛快,这样的吝啬心态还跟在生时一样。哪晓得万法唯心,悭贪一起,美食便顿时成火炭。如果当时能念及同类与自己一样饥饿,发慈悲心,不忍独自享用,一定会甘露充满,自他超出苦轮。但她恶习不改,不除恶因,怎么能超越饿鬼的命运?何为佛欢喜日?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佛欢喜日”或“僧自恣日”,是源于佛世时的印度,因为每逢夏日雨季来临,地面上有很多昆虫,要出去就会踩死很多昆虫,所以佛陀就制下一种叫“结夏安居”的制度。因此,农历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这段时间,所有僧侣皆不外出拖钵,只在山林间打坐经行,专心修持。印度的天气分为热天、雨天和寒冷气候。当佛教传到中国的时候,“结夏安居”的季节刚好是中国的夏天,所以在中国就有“结夏安居”此法会以大目犍连尊者度母因缘为缘起,为解一切众生之倒悬,度脱无始以来的亡灵有情、父母师生,令其得以福资增长、善根增长、法缘增长,乃至成就菩提。目犍连尊者曾经为了救度母亲而于此日斋僧,沿传至今,每到农历七月十五日,佛弟子恪遵佛制,举办盂兰盆法会,打斋供僧,以此功德回向现世父母消灾延寿,七世父母得以脱离恶道。于是,这天,众生欢喜,佛亦欢喜,为“佛欢喜日”。第二说佛说禁忌民间七月半,祭祖之日,常有杀生做贡品。切记:本是为亡者做功德得度之节日,不要变成众生被杀之劫日。佛说:为亡者祈福得解脱,不能为其再增杀业;佛教劝世不杀生,其意义有四种。(一)杀生害命,罪业深重,不能入佛门解脱之道。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二)杀害众生,违背大慈悲心。(三)众生皆为过去生中父母,亲戚朋友,因此带来因果循环故。(四)悉具佛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不可杀,依佛的境界观看一切众生,将来都可成佛。第三说孝心孝心是对双亲长辈孝敬的心意,是中国孝道文化的核心,是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佛欢喜日

盂兰盆节农历:7月15日

●●●END●●●









































白癜风怎么样治疗
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hd/644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