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活动 >> 独在异乡为异客,nbsp每逢佳节倍
今天,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
因“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所以古人认为,重阳节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重阳节,也是中国老人节。截至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22亿,占总人口的16.1%,其中,可能就有你我白发苍苍的父母或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世上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我已经长大,你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你仍然健康。今天重阳,一起许个愿,祝家里的老人健康长寿,祝天下老人幸福安康!
外出游玩,防雨防冻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但是今天出门游玩可要注意,受台风“艾利”外围环流及南下冷空气共同影响,福建中南部、广东东部和台湾等地有中雨或大雨,其中,福建东南沿海、广东东部、台湾东部和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上述局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12日之前,北方大部地区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气温偏低3~6℃。
重阳习俗,不只登高
祭祖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这一天,广东人称“拜太公山”,所有家族成员都要回来“拜太公山”,特别是男丁。
敬老
重阳节,也是中国老人节,人们要表达对老人的孝敬,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晒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
赏菊
重阳日,历来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佩茱萸
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重阳美食,传统地道
重阳时节,这样养生
适当进补
秋季是进补的时节,很多老人在此时“贴秋膘”。现在,社会上各类养生与健康的科普文章很多,然而有些观点并非适合所有人。特别是老年人,一定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补,很多中药补品非常讲究体质的寒热,服用前一定要弄清楚。
起居有常
换季时节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最好不要打破原有的、已经形成习惯的、稳定的生活常规。
老年人骨质较脆,是骨关节病高发人群。如果家有老人要去登高,一定要提醒他们尽量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注意保护骨关节的健康。
心情开朗
秋季日照减少,气温渐降,花木凋零,在这样的环境里很容易因景触情,产生忧郁、烦躁、凄凉、垂暮之感。老年人情绪不畅,更会加速生理上的衰老速度,诱发多种疾病。子女们应多跟父母唠嗑,多交流。
重阳佳节,吟诗抒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
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
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
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
《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九日》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来源于人民日报)
编辑:林莽、小西瓜
新闻爆料、品牌推广、活动宣传等
请联系
↓底部可发表评论↓
如何治疗皮肤白癜风北京看白癜风疗效最好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