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活动 >> 7月半中元(鬼节),这些你一定要知道!
7月半中元(鬼节),这些你一定要知道!
还记得小时候看的一部台湾电影“魔法阿嬷”
电影以闽南语为主
加入了许多中国民间色采元素
特别以中元节(鬼节)风俗最为突出
给幼时的小西留下深深的阴影~
但真是一部走心好作品!
今天,是中元节
可中元节到底是个甚么鬼?
你们知道吗?
那末小西就来讲讲
关于鬼节,你一定要知道的事情!
今年是年8月17日,农历丙申年七月十五,中元节,星期三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7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它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组成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乃食寒食,记念贤人。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部份地区在七月十四。
中元节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先人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先人,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先人
传说中元节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是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有些人一旦离开了,
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那些离开了的人啊,
我从来没有忘记过,
还是会梦到那熟习的身影,
还是会想起那曾的日子,
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流眼泪。
经历离别以后,
你才发现自己有那么多的后悔,
有时候,我们会想:
如果时间能够倒退,该多好。
后来,我们终究明白:
有些事,有些人错过了就不会再来。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阴阳相隔,
彼处,此处,永无相见之时,
只能为你点燃1盏长明灯,
希望它能照亮你来时的路!
《节日由来》
汉朝董仲舒在《年龄繁露·4祭》中云: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起初,“秋尝”的日期其实不肯定,后来逐步固定在七月十五前后,秋气新来的阴盛之时,对祭祀亡灵,是个很好的选择。
《鬼节传说》
相传,每一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打开地狱之门,让那些长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取得短时间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每一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便是中国一年一度的“鬼节”中元。
《节日意义》
“人生百善孝为先”,中元节是因传统美德的孝心而起的,它表达了活着的人对远去亲人无尽的绵绵哀思和深深的怀念。不管是烧纸钱送祝愿,还是捧雏菊寄哀思,或祭先人,亦或是放河灯,即便是阴阳相隔,也隔不开彼此的牵挂和思念,安然面对死亡,好好珍惜当下,是中元节真正的意义所在。
《祭祀活动》
普渡
普度是闽南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普渡时,老百姓要在家门口摆上八仙桌,供奉祭品。祭品讲求很多,必须有鸡鸭猪、蔬菜水果,还要有干果,如葡萄干龙眼干,这意味着先民吃完后,还能带些祭品离开人间,“吃普度”的说法就是这么来的。
祭祖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所以简称为“7月半”祭祖。此时盛夏已过去,秋凉刚刚开始。民间相信先人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时,依照辈份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向先人汇报并请先人审视自己这一年的言行,保佑自己平安幸福。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烛炬,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当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人们认为,中元节应当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烧包
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先人享用”。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燃烧,称“烧包”。
《中元忌讳》不论灵验真假与否,只求心安。
1、晚上不要穿着绣有自己姓名的衣物,另外最好避免连名带姓的直呼他人名字,同时若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时,也千万不要立刻回头或回应。
2、别拍肩膀。
3、不可吹口哨,否则是对“先民”的不尊重。4、不可去危险水域戏水,传说中“水鬼”会找人当替死鬼,以便投胎。5、不可偷吃祭拜的祭品,与鬼争食,恐遭来恶运。
6、夜游。夜晚少去荒郊野外或偏僻的地方。7、别乱靠墙休息,没事不要乱靠墙,由于“好兄弟”喜欢依附在墙上休息,此举很容易引鬼上身。8、收好衣服防鬼“借”。晚上睡觉或天黑之前,要把晒在外头的衣服收回来,以避免被鬼借去穿。半夜勿晒衣服(半夜衣服的影子,很吓人的)。9、熬夜。人气最虚的时候是在深夜,鬼气最旺的时候也是在深夜,相较之下谁会赢?10、别乱照相。夜游时最好不要乱照相,否则先民会入镜与你合影
7月半,百鬼行,晚上早点回家哦~
:马倩玲李琴
审核:谢华忠
中科白癜风北京中科医院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