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中元节的真正意义

发布时间:2016-7-17 14:37:39   点击数:

中元节的真正意义

文摘报放慢你的脚步文农历七月十四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民间旧称鬼节,亡人节。

七月十五在佛家,又叫盂兰盆节。在儒家,我们知道,在农历的七月十五这一天,民间百姓都会把收获的新米拿出来供养、祭祀自己的先祖,这也是孝道的传承。

信奉道教的人,在中元节,都会到庙里去祭拜神灵跟自己的先祖,在神灵眼前忏悔自己的业障,希望能够消灾免难。

不论是作为道家的中元节,还是佛家的盂兰盆节,七月十五都是源于对亡灵的信仰和对先人的崇拜。正所谓“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祭祀先人,是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感谢。

中元节是一个异彩纷呈,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它不但具有佛教的宗教信仰,还有着我国道教的本土文化。中元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它反应了人们的鬼神观念和宗教信仰,同时还有我国文化的精华——孝道文化。

依照佛教的说法,中元节的来源是目连救母的故事,目连不忍母亲在地狱受苦,广施十方僧人,替母亲赎罪,最终将母亲摆脱出来。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故事的本身就是孝道文化的一种表现,它所宣扬的便是报答父母、生前为善的信心。

另外,中元节的风俗是祭祀先祖。祭祀活动在商周时期已有文献记载,《诗经》的40篇《颂》即是祭祀乐歌,它所反应的是人们最原始的一种先人崇拜。另外,祭祀活动在我国几千年文化的演化当中,和后来儒家所提倡的孝道文化融为一体,密不可分。

孝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善事父母,而从深层意义上来讲,孝更是一种伦理规范,一种处理宗族关系的方式,一种秩序的建立。祭祖表达的是对先人的思念与缅怀,它是保持宗族关系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可以说,祭祖正是这类宗族关系的一种反应,一个寄托。

中元节是孝道文化的传承,是人们情感的载体。作为我国古代文化核心之一的孝道,遭到儒释道3家的极力推重,即便是在今天,孝道文化仍然经久不衰。重视中元节,提倡传统孝道,对我们的社会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中元节的意义

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和中元节的文化中,可以体会到中元节具有两重意义:

1是论述怀念先人的孝道,让人们慎终追远。

2是发扬推已及人,救济众生的义举,换得世界清平。

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动身,很有人情味。所以,我们在展开中元活动的时候,要跳脱鬼的角度,传承孝道文化。

来源百度百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点击右上角即刻分享给火伴们回复“*月*日”获得更多资讯
































北京治白癜风多少钱
北京哪里治白癜风病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hd/121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