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活动 >> 中元节怎么科学地告诉孩子什么是死亡
中元节
5
九月
星期二
正月十五汉族称上元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
七月十五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
十月十五汉族称下元节,祭祀祖先。
汉人于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汉族传统中元节习俗。
问题
怎么科学地告诉孩子什么是死亡?
面对“死亡”这个必须面对但谁都不愿意提及的话题,大人们应该如何跟孩子沟通?
用比喻法解释
“妈妈,为什么大树的叶子都落了呢?”4岁的琪琪一边拉着妈妈的手一边指着公园旁边的树木问道。妈妈解释说:“它们时间到了,它就死了,很快新的叶子会长出来,就像人一样,会长大、变老、去世。“就像老爷爷一样吗,对吗?”琪琪又追问妈妈。与琪琪的谈话,让妈妈意识到,孩子对死亡已经有了“概念”。
对婴幼儿(0-4岁)阶段的孩子来说,刚把吃喝拉撒和说话学会的他们,对“死亡”没有概念,也很难明白死亡的概念,只能从爸爸妈妈嘴里知道,死亡是一件不好的事,不开心的事。
这个阶段,家长可以用一些比喻拟人的方法解释“死亡”,比如可以把孩子心爱的玩具做比喻,玩具坏了,没法恢复了,就是死亡了。也可以把死亡比喻为人生很厉害的病,救不活了,要离开很长一段时间了,家里有老人去世时,就可以这样告诉他们,让他们对死亡有个粗浅的认识。
死亡教育能提高危险认知的能力
幼儿园(4-7岁)阶段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在家长们的教育下,能辨别一些最基本的是非。孩子们已经慢慢学会思考,一味地用比喻举例子的做法,孩子反而要被弄混了,这时父母首要做的“生命教育”,就是告诉孩子,死亡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并培养好孩子的安全意识,这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人有本能对危险认知的能力,国外也曾做过实验,把婴儿举到悬崖边时,婴儿的心跳明显加速,但这些生理上的反应不足以保护孩子的安全。孩子们对许多潜在的危险是没有认知的,比如孩子们走到河边,知道河水很凉快,就会慢慢往河中间走,但孩子并不知道河中间很深,很危险,然后就溺死了。把危险教育做好,孩子看到河水就会恐惧,就不敢往河中间走。
所以这个阶段,“生命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安全,要告诉孩子,危险的东西很疼,不能去碰,哪里有危险,都要说清楚。
上了小学的孩子:教育他们用科学的方法看待问题
上了小学(7-13岁)的孩子,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和成年人一样有悲伤的情绪,就像叶女士儿子一样,会思考,会判断,什么是死亡?死亡是什么?
这时,家长就不能拐弯抹角,用比喻举例混过去,应该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用科学的角度,让他们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
可以带他们去自然博物馆,科技馆,看看人是如何出生,长大,老去,死亡,平静地告诉他们,他们就不会害怕,反而会欣然接受。不过,家长们切记,和孩子们表达“死亡”的言论时,千万不要去吓孩子,不要让他们对死亡产生过度恐惧感。
挑准合适的时机进行教育
1、清明节祭祀祖先的时间
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样的诗,未尝不可读给孩子听,慢慢地,孩子就会记住了,在孩子不问时,不用讲解,有一天,孩子一定会明白诗句所有的意思。而且在这样的节日里,可以和孩子讲一些清明节的风俗知识。
2、家里养的动、植物死去时
如果家里养小动物,孩子也参与喂养照顾小动物,那么在小动物离去时,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哪怕孩子想要再看几眼,或者想要亲手掩埋,抑或想要以自己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绪时,我们都要尊重并且给予我们成人的理解和帮助。这时,有的孩子会很伤心,也有的孩子不在意。但是每个年龄段的孩子不一样,心理表现也不一样,理解孩子并尊重孩子是最重要的。
3、亲人去世时
作为成人都会悲伤,悲伤如果被孩子看到,就告诉孩子,父母是为什么而悲伤,就算孩子不能清晰明白,但是有一天,当他长大时,当他明白时,他会很自然理解。
祭扫该不该带孩子?
西方人的丧礼一般都以庄严肃穆、简单的方式进行;中国人大多习惯以哭得呼天抢地来表示悲伤。不同表达悲伤的方式,给孩子的感觉也不同。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状况来告诉他们,成人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情绪失控。如果真的无法控制,最好把孩子先带开,大人的情绪平稳,才可以安抚孩子。
不少教育专家表示,特别小的孩子就不建议带去扫墓,最多就是感受一下清明是怎么过的,对学龄前儿童来说,扫墓本身在教育上意义并不大,他们往往无法理解其中的意思。
在尊敬长辈方面,家长平时以身作则更有必要,比如从孝顺自己家的老人开始做起,这样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会学着做,并在思想中深刻地明白何为孝,如何孝,这样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
(作者简介:台湾高雄师大教授、教育学博士张淑美,多年来从事幼儿死亡教育研究)
作者
张淑美
编辑
吴萌
本文资料来源于网络。
读书
让我们成为一个命运的共同体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倾情打造
为您提供最纯粹的阅读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最好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一般好点的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hd/10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