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七月半中元节比聊斋早300年的月湖人鬼恋

发布时间:2018-5-19 17:41:07   点击数:

湖心怕遇牡丹灯。

若到更深休恋恋,

莫是袁家女饭僧。

初元夹岸丽人行,

在宁波关于爱情的民间传说,

浪漫如有众说周知的“梁祝”,

却不知恐怖如《牡丹灯记》,

悲情如《琵琶记》。

这个七月半,且听阿拉对你讲。

这喧喧闹闹中的静静一湖,犹如弦月。北宋初期,在月湖湖心岛上已建有“寿圣院”。因为在湖之中心,城里人更喜欢称之为“湖心寺”。这次想讲的月湖畔的传说便是从这里开始的。“若到更深休恋恋,湖心怕遇牡丹灯。”这是清代甬上著名史学家全祖望在竹枝词中对世人“劝告”及和当时月湖畔许多知道传说故事的人一样流露的些许怯怯之情。

●湖心寺

时光再倒流到创作这首诗的年前,客居月湖之东的钱塘(今杭州)书生瞿佑,因为求学于此,百无聊赖之际,或起兴于月湖畔的风物,或有感于世事的变迁,轻摇翰笔,在夜深人寂之时写下了这则如《白蛇传》一样痴绝,似《倩女幽魂》一般恐怖的月湖传奇故事。

那是元末至正庚子年(年)的元宵节,方国珍占据的宁波仍称明州,连续五夜闹元宵,城内灯火通明,人头攒动。而居住在月湖旁镇明岭下的年轻鳏居乔生却落寞地倚立门口。直到三更将尽,灯火阑珊处,他看到由丫鬟提着一盏双头牡丹灯前导,后面一位身穿红裙绿袄,差不多十七八岁的绝色女子,正婀娜地缓缓朝湖西走去。这一看不得了,乔生早已神魂颠倒,脚尖轻飘飘地尾随而去。

一会儿走到前头,一会儿又跟在后面。那红裙女子终于停下来忍不住对乔生道:“我们并未相约黄昏后,今夜却在月下相遇,好像不是偶然吧?”乔生急切上前作揖道冒失道:“寒舍近在咫尺,佳人可肯光顾?”也许是因为元宵佳节,对于直白的邀请佳人并不推辞,随即大大方方招呼丫鬟,“金莲,你可挑灯与我同去”。乔生便欢欢喜喜地牵着她来到了乔家,心想古人所谓“巫山神女”以及“洛河女神”的传说,与他此时遇见如此美貌女子的情形相比,亦不过如此而已矣。

原来佳人是已故奉化州判的女儿,姓符,名漱芳,字丽卿。父亲去世后,家道中落,既无兄弟,也无亲戚,才与丫鬟金莲相依为命,居住在湖西。乔生听后心里更生怜爱。是夜,芙蓉帐暖,春宵恨短。天黑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符丽卿与乔生就这样缠绵了一段时间。

而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的邻家老翁疑虑重重。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一天夜里,老翁透过隔墙上的小洞向乔家窥视,这一看把他吓得不轻。只见一具穿着红裙绿袄的骷髅,正与乔生坐在一起调情作乐。第二天,老翁便向乔生说了自己昨夜所看到的情景,并忠告乔生:“人鬼阴阳有别,共处必招灾祸,如果你的阳气被她耗尽,性命便将不保,正值青春年华的你,不久就会被埋入黄土陇中!”一直沉迷情爱的乔生这才惊恐起来,对于佳人的来历疑团窦生。老翁就劝乔生到湖西一带去打听。

●《浮世绘》:牡丹灯笼

翌日,打听来打听去,终不见结果。黄昏时,疲惫不堪的乔生独自到了湖心寺稍事休息,乔生与寺僧转了几个廊。西廊尽头处发现有一间暗室,停放着棺材,棺盖上贴着一张写有“故奉化符州判女丽卿之柩”的泛黄白纸,棺材旁挂着一盏双头牡丹灯笼,旁站一个纸糊的丫鬟,纸人丫鬟的背上写着“金莲”。

乔生猛然见此,毛发倒竖、魂飞魄散,飞也似的窜出湖心寺,头都不敢回。因为不敢回家,乔生只好借宿于老翁家中。老翁劝他去玄妙观找魏道士,乔生见了魏道士,取来两道符咒贴在了家里,并听从嘱咐不去湖心寺,果然相安无事。

一个月过后,乔生到湖西芙蓉洲袞绣桥拜访朋友,喝得酩酊大醉,忘了魏道士的告诫,舍远求近取道湖心寺。当他醉醺醺地走近湖心寺大门时,忽见丫鬟金莲迎面而立,对他说道:“我家娘子等你很久了,你为何如此无情无义避而不见呢!”说罢引领乔生走进湖心寺内的一个房间里,符丽卿正宛然坐在一张桌子旁,见乔生进来,便幽怨道:“我与你相逢在元宵夜,被你情意所动,遂以身相许。可是你却听信妖道胡言,将我拒之门外。你如此薄情实在令我气愤。今夜你我既然相见,我又怎么能放过你呢!”说罢,符丽卿拉住乔生走到棺材边,棺盖自开,符丽卿便抱着乔生就跳了进去,棺盖旋即闭合。

●葛饰北斋《骸骨图:牡丹灯笼之剪灯新话》

邻翁数日不见乔生影踪,到处寻找,一直找到湖心寺。在寺内一间暗室里,老翁见棺盖处露出一截衣角,于是忙请和尚帮忙移开棺盖,发现乔生与那女子的尸体,一上一下相拥躺在棺材里,女尸的容颜依然跟睡着的活人一样,众人惊骇万分。和尚告诉老翁:“符女死时年方17岁,她家人原与本寺有约,此女灵柩只是暂厝于寺。不料符家举家北迁,此后便杳无音讯,至今已经12年了。想不此女死后竟然阴魂不散,又作下如此大孽!”然事已至此,老翁便与众人一起,雇人将那棺木移葬到了宁波西门外的鄞西荒郊。

此后,每逢阴云密布的白昼,或是月黑无光的深夜,时常有人在湖心寺附近看见丫鬟金莲手持双头牡丹灯,符丽卿与乔生手牵手的行走。凡是看见她们的人都会害病。附近居民于是纷纷跑到镇明岭玄妙观里,恳求魏道士设法驱鬼以安众人。魏道士却道无计可施,推荐了四明山绝顶处修行法力无比的铁冠道人。

于是,众人翻山越岭历尽艰辛,终于在四明山绝顶处找到了铁冠道人,道人正坐在草庵里看小道童驯鹤。见无法推却,铁冠就对众人说:“我已经六十年没有下山了,魏道士这小子真是饶舌多嘴,尽给我添麻烦。”

说罢,就带着童子随众人下山,一路来到宁波西门外,筑坛作法将符丽卿三人魂魄披枷带锁拿来,一番酷刑呵斥后,令她们如实交待各自所犯的罪孽,烧毁牡丹灯,将三人一并打入地狱。案件审结,铁冠道人遂拂袖下坛,径回四明山。

众人前往四明山拜谢铁冠,只见草庵还在,道人童子不知去向。众人急返镇明岭玄妙观,欲打探究竟,但见魏道士口吐“咿呀”之声,已然变成了一个哑巴。

●《剪灯新话》

这则颇有聊斋趣味的传奇故事,要比蒲松龄的“画皮”早上年左右,被瞿佑收编在自己的小说集《剪灯新话》中,洪武三十年首次刊刻后,成为月湖人家谈之色变的风流传说。直到明正统七年(年)《剪灯新话》因“粉饰闺情,拈掇艳语”的正统偏见被禁,这个故事才在宁波冷落下来。

到了徐兆昺撰编《四明谈助》,正式收录了瞿佑《牡丹灯记》,题为《乔生月夜遇妖》,如今却鲜有人知。奇怪的是这个在故事发生地被众人遗忘的故事却漂洋过海,在千里之外的日、韩等国家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怪谈,甚至成为日本著名的三大鬼话之一。这种落差也激起我们本地对于“牡丹灯笼”故事更多的







































白殿疯偏方用姜
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hd/1025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