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基本简介 >> 语文趣味知识渐行渐远的传统节日
正月新春,欢度春节,这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你知道吗?在中华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形成了形式多样的传统节日,除了我们熟知的元宵节、中秋节、七夕、端午节、重阳节等,还有一些别具特色的节令正随着时间的流逝与我们渐行渐远,而这些节日风俗,也同样是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总结,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1.社日:分为春社和秋社,春社一般在二月初二前后,秋社指立秋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要祭祀土地。
2.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天(一种说法是清明前两天)。为了纪念死于绵山大火中的介之推,这一天禁烟火,吃冷食,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3.花朝节:二月十二,又称花神节,百花生日。姑娘们要剪纸赏红、放花神灯、烧香……
4.上巳节:三月初三,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这一天有踏青、曲水流觞、会男女等习俗。千古名帖《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在一个上巳节的兰亭聚会中写就的。
5.晒衣节:六月初六,又称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姑姑节”等,在佛寺叫做翻经节,习俗是每家都要拿出自己家的花衣、花裙和装饰用具晒晒,还要祭祀山神。
6.中元节:七月十五,中国的鬼节,传说是地官舜的诞辰,也称盂兰盆节,有祭祀招魂等习俗。
7.寒衣节:十月初一,又称授衣节,祭祀祖先,为死去的亲人送寒衣,所以也称祭祖节。
8.下元节:十月十五,又称消灾日,下元水官节,传说是水官禹的诞辰,水官解厄,纪念贤人。
9.尾牙节:腊月十六,商人聚餐,祭拜福德正神,全家人一起吃“尾牙大餐”。
贵州白癜风北京治白癜风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