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中元节鬼节的由来

发布时间:2016-11-25 21:54:32   点击数:

小欧推荐

浪漫的七夕刚过完

吓死宝宝的中元节(鬼节)来啦!

小欧给大家科普下

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节-中国古代传统节日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尤以华南,是七月十四日,相传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为逃难而提早一天过节)。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传说中

这一天地府鬼门大开

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

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

七月的最后一天,重关鬼门之前

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

一:“鬼节”民俗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此时一些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祭祖,用新米等农作物祭供,向祖先报告秋天的收成。因此每到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家家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1.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

2.烧街衣

一踏入农历七月,人们都会于入黑后,带备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一番。人们“烧街衣”的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3.做茄饼

民间认为,茄饼可以成为已故祖先前往盂兰盆会的干粮。每到中元节这天,老南京人家家户户做茄饼,也就是把新鲜茄子切成丝,和上面粉,用油煎炸。其实,茄饼如今已是一道再寻常不过的家常菜,想吃的话随时可以做一盘解解馋哦。

4.祈丰收

中元节施祭孤魂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5.祭祖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

6.放天灯

鬼节这天放天灯也有两个说法,其一是把自己家霉运带走,带的越远越好。这时候就很忌讳别人家的天灯落在属于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来,就要重新放飞出去。其二是说,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进入极乐世界,鬼节这天放天灯,是为飞升极乐世界的先人们照亮升天的路。二、农历七月“鬼节”民俗禁忌

避免带红绳、铃铛、风铃等招鬼物,尽量避免出门。若遇到鬼压身、鬼打墙等灵异事件,不要慌张,集中一切注意力,睁开眼睛。

1.床头挂风铃

风铃容易招来好兄弟,而睡觉的时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时刻

2.夜游

八字轻的人千万不要夜游,否则只会自找麻烦

3.非特定场合烧冥纸

冥纸是烧给好兄弟的,金纸是烧给神的,烧冥纸的结果只会招来更多的好兄弟

4.偷吃祭品

这些是属於好兄弟的食物,未经过他们的同意就动用,只会替自己招来难以解决的厄运。

5.晚上晒衣服

当好兄弟觉得你的衣服好看,他就会借去穿,顺便在衣服上留下他的味道

6.喊名字

夜游的时候千万不要叫出名字,尽量都以代号相称,以免被好兄弟记住你的名字

7.游泳

此时好兄弟会和你玩鬼抬脚的游戏,一不小心,命就被抬走了

8.乱看

好兄弟喜欢躲起来吓人,万一乱看被吓到了,就是他们入侵你最好的时候

9.榕树放在家门口

因为榕树是聚阴的植物,同时也是好兄弟的最爱,除非你希望好兄弟来家里坐坐

10.熬夜

人气最虚的时候是在深夜,鬼气最旺的时候也是在深夜,相较之下,谁会赢

11.靠墙

好兄弟平时喜欢依附在冰凉的墙上休息,此举很容易引起鬼上身

12.捡路边的钱

这些钱是用来买通牛头马面的,如果侵犯了他们东西,就很容易被他们教训

13.轻易的回头

当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烟稀少的地方时,觉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轻易回头,那可能是好兄弟...

19.玩碟仙

平常时刻玩碟仙就很容易发生事情,更何况在这鬼节时分

20.拖鞋整齐的放床边

在外旅行时,拖鞋整齐的放在床边,会招来灵界朋友的好奇,造成他们的闹床

21.吹口哨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七月也代表下半年的开始,在期间一定要心存善念,多为祖先积德行善,千万不可出言不逊,在这个月里,还是按老规矩来,这样你在下半年会越来越顺利。祝福大家一切平安、顺利!

-THEEND-

上海欧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国际互惠生联络中心)

Tel:-/-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儿童医院白癜风外用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bjj/27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