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相关传说 >> 中元节艺术里的ldquo鬼文化
秋高气爽
一提起七月半的鬼节
空气中似乎又多了一丝凉意
到底什么是中元节呢
小编带你涨姿势
get√
首先!中元节到底是什么?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
俗称鬼节、七月半
就是表达自己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这一天大多数都是去祭祖
有的远离故土的游子会在朝向家的地方进行祭拜
不管身在何方,心永远在牵挂
为什么说中元节很重要!不是你们所说的鬼节,所说的什么禁忌等!而是一件能影响我国几千年文化传承不被中断的事情:
“祭祀”中元节本身源自祭祀!意义在于敬祖!
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正月十五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除、清、九)等三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民间则多是在此节日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
祭祀先人的意义你可能并不知晓中元节其实是“孝亲节”
其实,中元节是古代的“孝亲节”,它与清明节的内涵并不相同。将之单纯视为“鬼节”是非常片面的看法。
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正月十五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因此,将中元节称为“鬼节”是片面的
他是民间祭祀祖先的节日
是“孝亲节”
传承和孝道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历史上唯一的
从未中断过的文明得以传承
中国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及适宜的气候、高产量的平原、先进的耕作方式。所以在任何时期,对于尽孝去繁衍后代!祭祀祖先,让家族传承的意识深入骨髓!尽孝和祭祀的地位越高,对于家族的传承就越有利!
注意!各位为人父母者
“祭祀祖宗越真诚,你的孩子就越孝顺!”
祭祀是我国几千年来最重要的事
到了现如今,似乎重视程度日渐衰落
利用这次中元节的到来
小编一定要告知大家
重视中元,重视祭祀
那么我们来看看,到底应该怎么过中元节
传统的中元节祭祀活动
元王振鹏《钟馗送嫁》
鬼是古代人们对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的超自然解释。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鬼都有着其固定的形象。中国人对于鬼的探索从很早便开始起来,描绘神鬼的绘画作品,起源甚早,战国时的《韩非子》已提到“狗马最难,鬼魅最易。狗马人所知也,旦暮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无形者不可睹,故易”。
《鬼趣图》傅儒
中国绘画史上许多闻名于世的画家们都曾以鬼为题材入画,清代画家罗聘尤善于画鬼和捉鬼大神钟馗,留下不少传世名作,如《鬼趣图卷》、《雄鬼图册》、《钟馗醉酒图》等。近代画家张大千、傅儒、丁衍庸等也都曾以鬼和钟馗入画。中元节,让我们一起看看中国绘画艺术中对鬼的描绘。
《鬼趣图卷》罗聘
清代画家罗聘是“扬州八怪”中最年轻者,曾拜金农为师。一生曾画过次绘制鬼趣图。其中《鬼趣图卷》是罗聘的存世名作,画家以夸张手法描绘出一幅幅奇异怪谲的鬼怪世界,借以讽喻社会现实,堪称古代杰出的漫画。《鬼趣图卷》共8幅,以鬼为题材,被当今研究漫画史的人认为是中国早期的漫画之一。
这些看了使人恐惧又发笑的《鬼趣图》,刻画的到底是谁?是不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现象?
《地藏十王图》(局部)陆忠信
古代中国还有一位与鬼相关的著名神祇——钟馗,他的主要职能是捉鬼。
《钟馗嫁妹》龚开
《钟馗醉酒》罗聘
————THEEND————
综合自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告知!
欢迎转发、分享
投票火热进行中.....
点击图片即可参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