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中国的万圣节为什么不吃糖

发布时间:2021-3-17 10:35:30   点击数:

万圣节也就是西方的鬼节,与我们中国不同,现在人们把这有点“恐怖”的节日,过得像个狂欢大派对,

这是为什么呢?

关于万圣节由来的,传说最多的版本认为,那是源于基督诞生前的古西欧国

家,主要包括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这几处的古西欧人叫德鲁伊特人。德鲁伊特的新年在十一月一日,新年前夜,德鲁伊特人让年轻人集队,戴着各种

怪异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南瓜灯系后期习俗,古西欧最早没有南瓜),他们游走于村落间。这在当时实则为一种秋收的庆典;也有说是“鬼节”。万圣夜(Hallown)(又叫鬼节,万

圣节前夜)在每年的10月31日,是英语国家的传统节日,而万圣夜也被我们叫做万圣节。关于万圣节的来源,流传较广的一种说法是已经逝去之人,其灵魂会在这一天重返人间,寻找替身。

人们为了避免先人亡魂来夺取自己的生命,于是点燃火炬,还用各种动植物来

装饰自己,借以吓走鬼魂,躲过灾难,这也是后来万圣节化装舞会的来源。

“不给糖果就捣乱”的传说

TrickorTrat

孩子们今天着装挨家要糖的习俗,据说起源于爱尔兰。古西欧时候的爱尔兰异教徒们,相信在万圣节前夜鬼魂会群集于居家附近,并接受设宴款待。因而,在“宴会”结束后,村民们就自己扮成鬼魂精灵,游走村外,引导鬼魂离开,避邪免灾。于此同时,村民们也都注意在屋前院后的摆布些水果及其他食品,喂足鬼魂而不至于让它们伤害人类和动物或者掠夺其他收成。后来这习俗一直延续下来,成了孩子们取笑不慷慨之家的玩笑。

至于南瓜灯也至少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人挖空了南瓜又刻上鬼脸点上烛火用以驱散鬼魂的;另一种说是鬼魂点上的烛火,试图骗取人们上当而跟着鬼魂走,所以人们就在南瓜表面刻上一个嘲讽的脸面,用以调笑鬼魂:哼!傻瓜才会上你的当。传说因为首用南瓜的是一位爱尔兰人Jack,所以人们又将鬼脸南瓜灯叫做Jack-O-Lantrn。

中国人对鬼节“敬而远之”

中国人相信,“气”是生化万有,推动万物的肇始之因,而天地间的“气”是有正邪之分的。“万圣节”之夜,是一个充满邪气、戾气的时刻,鬼魅横行,群魔狂舞,阴邪之气,达至极盛。在中国传统智慧下,对这种时刻,是避之唯恐不及的。中国比较有名的鬼节有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冬至。譬如,清明节是中国人认为的鬼节之一,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减少娱乐活动,谨慎言行,而老一辈的人更是警告孩子夜间不要轻易外出。中元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其特殊性;它既是道教的中元节,也是佛教的盂兰盆节,但却并不是纯粹的宗教节日。

它是广泛地流行于整个社会,成为中国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为送寒衣节。亦称冥阴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为免先人们在阴曹地府挨冷受冻,这一天,人们要焚烧五色纸,为其送去御寒的衣物,并连带着给孤魂野鬼送温暖。十月初一,烧寒衣,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父母爱人等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另外,冬至日的夜晚,由于是一年中黑夜最长之时,阴气极盛,也被认为不宜外出,而应尽早回巢。

还有一点,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并列为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的传统文化节日。

借着万圣节,我们本文先简单介绍一下中国自己最重要的鬼节——中元节。

农历七月是民间俗称的鬼月;鬼月时,在阴间的孤魂野鬼会被放出来,而在阳间的人们则会举办一些祭拜的活动来款待他们,让他们尽情享受这难得的“假期”。尤其是农历7/15日,也就是「中元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富的祭品,烧香焚纸,好好的祭拜这些从阴间来的好兄弟。

中元节的由来

道家的中元节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国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

佛教孟兰盆节

这一天同时也是佛教的盂兰盆节,盂兰盆节的由来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目莲救母”的故事:目莲是佛祖的弟子,他的母亲因为生性贪婪恶毒,死后被打入轮回中的饿鬼道,永不得超生。目莲为了解救母亲,就在农历7/15时广造「盂兰盆会」,让地狱里的孤魂野鬼享用盆里的食物,为母亲赎罪,使母亲能够超渡。后来每到7/15这一天,佛家们就会做「盂兰盆会」,以五果供奉佛、僧,解救在阴间受苦的祖先。

儒家的七月新粮,祭祀祖先

中元节还是小秋,有很多农作物已经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

同时民间也会感念土地养育万物,他们会在七月十五这天,将供品撒进田里,祭祀土地和庄稼。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祭祀孝亲,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中元节正好是七月十五日,所以又称七月半祭祖,此时盛夏已经过去,秋凉刚刚开始。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由此可见,儒释道三家共同支撑起了中国最大的鬼节的宗教和宗亲信仰的基础。

说完了儒释道三家共同的鬼节,我们再谈谈最有名的鬼城——丰都。

传说的鬼城在哪?

举国闻名的丰都名山——“鬼城”位于长江北岸重庆丰都县城东北的名山上,古称“平都山”,因北宋苏轼题诗“平都天下古名山”而得名。

丰都名山系道家72洞天福地之一。名山古刹多达27座;丰都鬼城是集儒、道、佛教文化为一体的民俗文化艺术宝库,堪称“中国神曲之乡”,其惩恶扬善的思想及功用为世人所称道。 “鬼国幽都”之说由平都山而起,据《丰都县志》和晋人葛洪《神仙传》载,民间传云,汉代王方平、阴长生两方士曾于平都山修炼成仙,道家遂于此山设天师,并将其列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

后人附会“阴、王”为“阴王”,阴间之王居所即为“鬼都”。平都山亦渐附会为“阴都”。唐代大诗人李白写就“下笑世上士,沉魂北丰都”诗句使鬼城之名远扬。经明清小说的渲染,更加神秘怪诞。 名山景区林木苍翠,建筑精美,磐鼓晨钟,江山一脉;朝霞夕照,风光醉人,庙宇殿堂神像森罗,楼台亭阁依山而立;名人骚客流墨遗雅,碑刻诗联韵味隽永。主要景点有全国最大的民俗文化动态人文景观鬼国神宫,“阴曹地府”塑像群分别模拟人间诉讼、法庭、监狱、酷刑等,构思奇特,神态逼真。山上还有苏轼、陆游、范成大等历代名人的碑刻题咏。双桂山国家森林公园毗邻名山。 

鬼城仿阳间司法体系,营造了一个等级森严,融逮捕、羁押、庭审、判决、教化功能为一炉的“阴曹地府”。惩治生前作奸犯科者。虽阎王判官小鬼只传说虚妄,但其惩恶扬善的社会教化功用又为人所称道。 

自唐以来,这里建起了几十座规模宏大的庙宇,根据迷信传说,雕塑了许许多多离奇古怪的鬼神像。尽管在科学昌明的今天,极少有人会被迷信传说所愚弄,但却不能不为这些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塑像及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而倾倒。每年农历三月三“鬼城庙会”,车船爆满,游人如织:“阴天子娶亲”、“城隍出巡”、“钟馗嫁妹”、“鬼国乐舞”等民俗民风游行表演,惊奇谐趣,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三峡库区建成蓄水后,原鬼城的一部分将永没水下,成为水下“地府”,丰都的鬼城将成为鬼岛。

在科学昌明的今天,鬼节也依然有它的意义。

中国人常说,“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倘无敬畏,则无所不为,无所不为则难免无恶不作,鬼神的意义就是给我们敬畏感,让我们约束自己,善待他人,有所为有所不为。

不忘历史,保持敬畏,或许这就是现代“鬼节”的意义所在吧。

所以,因为我们的敬畏,所以中国鬼节咱们不吃糖吧。

好了,今天我们通过西方的万圣节,浅谈了我们中国自己的鬼节,明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中国自己的鬼节——中元节。

道历:四七一四年

年10月31日星期二

农历丁酉火年九月小十二日

庚戌金(季秋)月辛卯木尾执日

此日干支:辛卯建除十二神:执日

宜:祭祀、祈福、求嗣、斋醮、造庙、出火、安机械、会亲友、开市、交易、立券、纳财、习艺、经络、求

医忌:开光、嫁娶、掘井、伐木、作梁

彭祖百忌:[辛不合酱卯不穿井]

时辰: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

吉凶:司命勾陈青龙明堂天刑朱雀金匮天德白虎玉堂天牢玄武

◇是日命禄:酉命互禄乙命进禄

◇喜神:西南

◇福神:西南

◇财神:正东

本日物候:草木黄落

岁煞西兔日冲(乙酉)鸡

九星:六白-青龙星(金)-吉神

宿名:东方尾火虎-吉六曜:佛灭

值日:勾陈(黑道日)五行:松柏木

本公司专业从事少儿国学经典及艺术培训,企业宣传策划,推广。拍摄企业宣传片,承办公司年会,图书出版推广,产品新闻发布会,新媒体平台宣传,组织海外游学,文化艺术交流为一体的文化传播公司。

亲爱的们,故事未完待续哈,喜欢的就使劲戳,使劲按我,求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xgcs/133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