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相关传说 >> 中元节,一个被遗忘的民间最大的鬼节
中国有很多的鬼节,最为有名的是清明节和冬至。很多人没有听说过中元节,其实中元节才是真正的鬼节,因为这时地宫开放的日子,而中元节所在的这个月,才被称为鬼月。传说在七月半这一天,地官会放出地府全部的鬼魂,人们祭祀祖先超度亡魂,是一个以祭鬼为中心,地官赦罪的节日,是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一起为祭祖大节,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因为很多年前的那场红色运动,中元节被取缔和禁锢,从而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中元节又称为鬼节,七月半,在佛教中称为盂兰盆节。中元节原是小秋,有部分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祭祖,向先人报告秋成,同时祈祷秋季大丰收。
中元节的来源与古代的土地祭祖有关。掌管人间赐福的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节;为人间赦罪的地官生于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节;担当人间解厄的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节。
佛教与道教对中元节有不同的解释。道教强调孝道,主要是祭拜祖先和祈福,烧香放灯焚纸锭,保佑在地宫的先人灵魂得以安息。佛教将中元节称为盂兰盆节,侧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
在鬼节,我们祭祖,普渡,放生。
鬼月的第一天,即七月初一,是私宅“开地门”的日子,需要祭拜。这一天鬼门大开,人们供食物水果以表达心中的敬畏。
鬼节的第二天,即七月初二,是公共场所“开地门”的日子。商铺,衙门等单位进行祭拜,希望鬼神不要来无故捣乱。
鬼月的第十五天,即七月十五,是中元节。这一天按例要祭祖,让祖先返回探望自己的子孙,而自己则向祖先报告功绩,展望未来;祭祀,告慰在人间的游魂,祈求自己平安;祭拜土地,将贡品撒入田地,以祈祷大秋丰收。
鬼月设有普渡节,以祭无主鬼。家家户户在做私祭的同时,也分担公祭的义务。这是一个善意的祭祀,沦为鬼道的灵魂因在阳间行恶,在地宫受难受罚。人们除了祭拜外,还会要放河灯,为鬼魂祈愿,希望地官能赦免游魂的罪恶,免受惩罚。
在鬼节有很多禁忌,比如不要在床头挂风铃,夜游熬夜,在非特定场所烧冥钱,偷吃祭品,筷子插在饭中央,晚上晒衣服,晚上拍照,捡路边钱,拖鞋头朝床的方向等。鬼节带有很多神秘现在无法解释的现象,还是多小心为妙。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