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食俗 >> 下元节民俗节日正确打开方式
下元节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月十五
下元节
农历/十/十五
每个人都知道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农历七月十五是鬼节,但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元宵节是上元,鬼节是中元,今天则是下元。
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下元节,即水官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他总管九江四渎、三河五海、十二溪真圣神君,掌管死魂鬼神之籍,记录众生功过之条。因此下元节也叫下元诞、下元水官节。
下元节的来历下元节来源于道教。在道教中有所谓上元、中元、下元“三元”的说法,到魏晋南北朝时,道教又将“三元”与“三官”联系起来,认为“三元”是“三官”的别称,即天官、地官、水官。
三官大帝被分别对应于尧、舜、禹,下元水官也就是因治水而闻名的大禹王。
三官的诞生日又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因此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在道教信仰中,三官信仰是比较普遍的。“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很多人都是很熟悉的。水官,全称“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俗名水官大帝,隶属太清境。水官由风泽之气和晨浩之精结成,掌管江河水帝万灵之事。每逢十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消灾。
传统下元节主要民俗活动修斋设醮
下元日也是道教斋法中规定的修斋日期之一。道教认为凡是要仰仗神力的事,如祈福、禳灾、拔苦、谢罪、求仙、延寿、超度亡人等等,皆要修斋。
享祭祖先
随着日月的流逝,下元节在民间逐步演化为多备丰盛菜肴,享祭祖先亡灵,祈求福禄祯祥的传统祭祀节日。享祭祖先是对祖先信仰的反映,人类对祖先的信仰,是人类对自身的崇拜。
祈愿神灵
从祭祀内容与对象的演变来看,下元节又溶进了许多农业生产中的祭祀风俗,使其又成为一个祭祀神灵、祈镶灾邪、祈求丰收的农祀节日。
饮食风俗
饮食风俗是节日习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元节也有其独特的节令食品,以北京为例,过下元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做“豆泥骨朵”。“豆泥”就是红小豆做的“豆沙馅儿”。是北京小吃“豆沙包子”。这种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豆沙包子”,在几百年前的明代,早已是孟冬十月的节令食品了。
下元节有一个很宝贵的东西,基于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对生命历程中持久的困境与苦厄的消除、化解。这种生命的体验,并不能只用“愚昧无知”“宗教盲从”来概括甚至打压。我们考虑,下元节在当今时代,若能被塑造为中国人的“解厄日”、“祈福日”,那么它就有望得到复兴。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好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