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今日下元节不做这事小心你厄运难解会倒霉

发布时间:2017-6-13 21:57:37   点击数:

很多朋友都知道上元节和中元节,但是这个下元节应该很少听说过。农历十月十五,就是下元节。那么下元节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节日呢?又应该在这一天做什么呢?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国的传统节日——下元节。

下元节是什么节?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中华风俗志》也有记载:“十月望为下元节,俗传水宫解厄之辰,亦有持斋诵经者。”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宋吴自牧《梦粱录》:“(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宫观士庶,设斋建醮,或解厄,或荐亡。”又河北《宣化县新志》:“俗传水官解厄之辰,人亦有持斋者。”

  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此外,在民间,下元节这一日,还有民间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于道教用炉炼丹。

  下元节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在这个月圆的时候,人们要进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动。清明节是以家族为单位来祭祖,中元节是以家庭为单位来祭祖,而下元节往往是以民族为单位来祭祖,华夏民族要在这一天祭奠心目中那些最值得敬佩的祖先,很多地方祭奠的场面宏大,庄严,神圣,看上一眼,会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下元节的习俗

  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那在这一天,我们要做些什么呢?

  1、祈愿神灵。从祭祀内容与对象的演变来看,下元节又溶进了许多农业生产中的祭祀风俗,使其又成为一个祭祀神灵、祈镶灾邪、祈求丰收的农祀节日。

  2、享祭祖先。享祭祖先是对祖先信仰的反映,也是为了祈求祖先庇佑于后代。

  3、吃节令食品。下元这一天,村民们在家中做糍粑并赠送亲友,蒸麻腐包子等,也是以前农村孩子最高兴的日子,可以吃到很多祭祀之后称为“福余”果品食品。

  4、修斋设醮。下元日是道教斋法中规定的修斋日期之一。修斋的方法大致分两类:一类略有三种,一设供斋,二节食斋,三心斋。

下元节吃什么?

  1、“五谷主偶像”米果。下元节,也是五谷主的生日,俗称“五谷主生”(也称“五谷母生”)。潮汕地区祭祀五谷主,要蒸制“五谷主偶像”和一些象征农具、五谷的“尖担”、“粟穗”等食品。

  2、米果。客家的下元节,十月十五是相传为三界公诞辰,虽有敬祀,但不如上元节(元宵)和中元节(鬼节)热闹。闽西客家地区下元节也称为“完冬节”。农村常做糍粑,米果,芋子包,豆腐之类食品,谓“做完冬”。有些地方有打醮祀神演戏之俗。 

  3、麻腐包子。据说这是纪念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忠贞气节。麻腐包子象征送寒衣的包袱。下元节这天,各家再忙都要抽时间点麻腐。麻腐的制做方法是将麻籽碾细,用水搅拌成糊状,以箩过滤去皮,掺上黄米煎熬成稠糊状即成麻腐。以麻腐拌萝卜或洋芋、葫芦为馅,蒸成麻腐包子或饺子,这种素食包子具有油香细软的自然口味。

  4、糍粑。客家农村有句俗话:“十月朝,糍粑粄子碌碌烧。”糍粑质地细腻柔韧、洁白晶美,筷子夹起来软软的,心里升腾起一股征服的快感。此时可就别太心急,以免烫了口舌。尝一口更是口感味鲜,细滑沁甜,米香而不腻,好吃好吃。

  5、芋仔包。客家芋子包是永定的地方特色小吃,外表呈纺锤形,由芋子或马铃薯作为主料,馅料相当丰富。馅料是芋子包最关键的因素,把香菇、鱿鱼、葱花等放入锅里油炸,待香味四溢时舀起来,倒入切碎的菜料。

结语

虽然下元节对大家来说算是比较陌生的一个传统节日,但是这也是从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重要节日,这一天就是要祈祷祭祀以宣告上天自己的厄运和疾病,从而化解得到幸运。

关键词

青蒜炒腊鱼腩┊金银蒜粉丝蒸娃娃菜┊奥尔良烤排骨┊鱿鱼干莲藕汤┊砂锅香辣肥肠┊香酱莴笋锅┊腐竹焖五花肉┊榄菜肉末四季豆┊菌菇土鸡汤┊菠萝虾仁披萨┊春笋焖筒子骨┊干锅鸡杂┊刀豆炒腊肉┊香草烤鸡翅┊红烧猪蹄┊五彩什蔬丁┊牛骨土豆汤┊油焖笋┊酢辣椒炒土豆片┊青笋炒木耳

做法大全:鱼

鸡肉

排骨

鸡翅

零食

营养粥

素食

(~~回复关键词就可得到相应菜谱哦~~)如果没有找到您回复的菜谱,小编会从回复里随机抽几道菜发!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便宜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比较专业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qy/78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