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西垣风俗话说中元节

发布时间:2017-5-4 9:03:13   点击数:

旧时我国传统节日有三元节,即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上元节又称元宵节,在农历正月十五,流行于全国各地。这一天有吃元宵、放爆竹烟花、闹花灯等节日活动,家乡护田还有游神活动。下元节在农历十月十五日,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起源于道教,道教认为下元为水官解厄之日,这一天道观都要作法事,民间多备丰盛菜肴,享祭祖先、神灵,以祈福禄,我们护田一带没有过下元节的习俗。

中元节亦称“盂兰盆节”、“鬼节”,政和人称“七月半”。流行于全国各地,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原为宗教节日,一说始于道教,道教认为,七月十五日为中元日,地官下降,定人间善恶,这一天道观要作斋醮荐碑。一说始于佛教,为追荐祖先而举行。佛经说,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莲曾设百味果,供养十方僧众,救母于倒悬之中,佛教于是兴起盂兰盆会。后演变为民间祭祖日,家家追荐祖先亡灵,并有放河灯等活动,意为超度亡魂野鬼。南朝时已在民间流传,唐宋时盛行,清代中元节祭祀祖先,比清明还隆重。

政和人中元节祭祀祖先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从七月初一开始,家家户户祭祀祖先。初一把祖宗牌(俗称公婆牌)或祖先画像、照片从神龛拿下来供在厅堂,早晚供饭、点香烛、斟茶酒,一直要供到十五日才送祖宗牌位归神龛。在初一到十五日选一个好日子,设荤素菜八到十碗以祭祖先,其中一定要有茄子、空心菜、棉豆,不能有鱼和目鱼。据说用茄子祭祀会生男孩,用空心菜祭祀,生孩子会聪明,用棉豆祭祀,儿孙会长寿;用鱼或者目鱼祭祀,生孩子会长金鱼眼。

护田一带祭品与政和其他地方又有所不一样,除了荤素菜外,还要供奉豇豆沙和七层粿,这可能与护田一带盛产豇豆和红糖有关。豇豆沙是用糯米磨成粉加适量水和煮熟的豇豆、红糖混合成糊状,然后敷在粽叶上放进蒸笼蒸半个小时就成。

七层粿的做法有点复杂,糯米加水浸泡半天后磨成浆然后用布袋滤掉一部分水,使之成为浆糊状,一半加红糖搅拌成红色,一半不加糖,成白色待用。把蒸笼放进锅,水烧开后,先舀进一层不加糖的糯米浆,蒸几分钟后再舀进一层加糖的糯米浆,蒸几分钟后再加不加糖的糯米浆,如此一层一层地蒸,直到七层。因为做七层粿耗时费工,家乡妇女忙于采茶,现在很少做七层粿。

中元节祭祀祖先还有一项必修课——烧“公婆纸”。我小时候祭祖烧的“公婆纸”是用本地西表村出产的土纸,用“钱錾子”(一种圆柱形,高约15厘米,直径约2厘米,上头实心,下头开口呈

形的铁质模具)敲打成一排排铜钱样的“纸钱”,有的人还用金银箔折成“金银锭”焚烧给祖先。焚烧时,用冥票写明祖先的名字分堆焚化。小时候,写冥票的差事都是我做,自己家写好了,还要帮亲戚、邻居写。现在市场上有各种纸钱、冥币、冥票卖,省事多了。

烧“公婆纸”一般是历代宗先一堆,曾祖父母一堆,已故祖父母一堆,已故父母一堆,没有后代的已故叔、伯,兄、弟各一堆,不能混淆。俗话说:“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东平、石屯一带“公婆纸”在本家大厅内烧,政和城关、铁山一带在门口街巷烧。政和城关一带要另外烧一堆纸钱给雇来挑金钱的鬼使,叫“挑担子”,而东平一带要在门口另外烧一堆给阴间的流浪汉,使之不会与公婆争抢钱财。

七月初一至十五夜晚禁忌小孩子出外,以免被别家的“公婆鬼”抓去他家投生。白天不许小孩子到河里洗澡、摸鱼,以免被“淹死鬼”抓去做“替身”。

永远的记忆!

赞赏

人赞赏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家医院好
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qy/762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