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起源 >> 中元节七月十五鬼节的来历
中元节七月十五鬼节的来历
每一年农历七月十五这天,是中国传统中的重要节日—中元节。但是,“中元节“是中国道教的叫法;同是这一天,佛教称之为“孟兰盆节’,民间则称之为“鬼节“。这三节既有不同的表达情势,又有祭祀先人和崇尚孝善的共同文化内涵。我国的汉族、象古族、达斡尔族、彝族、纳西族、白族、苗族、侗族、壮族、土家族等都有过此节的风俗。
古时候,人们都相信人具有三魂七魄,人死以后,7魄分离,只剩下三魂就叫做鬼了。有德之人,死后有人祭祀,不会伤害人类;但那些没人祭拜的孤魂野鬼,就不一样了。相传七月初一至七月十五,阎王大开鬼门关,阴间鬼魂悉回阳间,探视自己的亲友及子孙.故有“7月半,鬼乱窜”之说。在这段日子里,民间人们为保持生活的平安,婚丧喜庆皆不敢轻举妄动。
七月十五这天,民间家家祭祀先人。有的在家中或祠堂为先人烧香,合家叩拜;有的到先人坟墓上添土、上供、炔香等。天黑以后,携带爆竹、纸钱、香烛,烧些纸钱,鸣放鞭炮,恭送先人上路,回转“阴曹地府”。届时,每户人家都要供奉水果菜饭等,举行各种祭祀活动,乞求地官保佑,对“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也给予关照;要设酸坛.有僧道诵经,烧煞神钱,打发施服。这类活动在七月十五日到达最高潮。因此,中元节又称7月半,俗称“鬼节”。现在民间的七月十五,大多逐步剔除迷信色采,保存祭莫情势,作为对先人的缅怀和记念。
中国的中元节风俗可以说与中国上古的天人观有直接关系。在中国古代风俗中,人们认为人升天为仙,下地为鬼。依照西方文化习惯中的思惟理念,鬼神是绝对对峙的,天人关系也是彼此不可转换和彼此绝对对峙的,现实中的人类没法作用于天地另外一时空。但是,在中国古代宗教观中,天地可以相互转换,鬼神位且也可以转换,现实中的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作为去改变另外一时空的关系。在我国先民们看来,天神和地鬼之间,不是绝对的对峙关系,而是可以根据当事人的功德作为去进行转换的。鬼魅、神仙和人类都有善恶之分,这类善恶是可以彼此相互影响作用和转换位皿的。天神没有功德,也可能重新下地狱,地狱中的鬼魅如果有功德,也可以洗心革面上天成神。人们相信,人间的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作为,去改变另一个世界时空中的先人和后人的境遇。比如,当众人可以通过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贡献、功德去解救自己先人的亡灵,也可以因此而给后人带来善果。
因此,中元节逐渐转变成为祭祀先人和祈福后人的节日了。
预防白癜风复发最有效的方法白癜风哪家医院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