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内容 >> 七月半黔东南的那些习俗还在继续吗
“七月半,鬼乱窜。”这是流传于坊间的一句俗语。每到农历七月十三至十五的时候,就是我们俗称的鬼节。在道教中被称作中元节,道家全年的盛会分三次,分别是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十五各为三官大帝的诞辰,也就是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民间有拜祭地官、祭祀祖宗和普度亡魂的风俗。中国历史上,七月十五,又是个祭祀国家和地方的忠孝大德之人的日子,也是民间百姓寄托对祖先的追念产哀思。
那黔东南的“七月半”小习俗年轻人还记得吗?1鱼、鸭不能少黔东南地区有七月半这天必须吃鱼和鸭子的习俗。这两种食物都和水有着密切的联系。吃鱼的说法据说是为了和祖先有沟通,杀鸭子的原因是说把鸭子的血滴在焚给祖先的纸包上,鸭子就会驮着包顺水回到源头,带给祖先。这样的传说也许与祖先来源于河流有关。总之生命的始终都和水有关。来源于水,回归于水。这样的观念于是就表现在了节日里祭祀的食物上。
2“烧包”七月半这天除了准备食物外,还要准备给逝者与鬼魂们的银钱,俗称“烧包”。给自己家族中过世的人,则是要焚化封好钱纸的纸包,在白色包上的中间以子女或者孙子的名义写上“故亡XX老大人查收”必须是十一个字,这其中有个传统,是因为人这一生总要经历“生劳病死苦”这样的步骤是一个轮回。所以要在轮回出头的地方落一个“生”的字脚。就是为了祈祷逝者早日登上天界。十一个字的排列顺序就应了“生劳病死苦生劳病死苦生”。
除此以外,咱们黔东南地区在七月半还有那些特有习俗呢?
台江:踩鼓、斗牛天柱:对歌剑河:祭祖、踩犁板、侗家婚俗表演镇远:吃油炸粑、放河灯89.8温馨提醒:尊重传统民俗固然可以理解,但是大家在焚烧祭祀的同时也要注意防火哦。
责任编辑:蒋丽薇晶晶
媒体编辑:晨熙
《交通全接触》
晓芳为您了解交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晓芳姑娘的专业解惑时间。
路况-
赞是一种鼓励
分享传递友谊
黔东南交通广播扫描下方北京治疗白癜风那里长沙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