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内容 >> 打开鬼节的正确方式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元节”,佛教称这一天为盂兰盆节或盂兰盆会,民间也称“鬼节”。
在传统文化中,这一天要进行祭祖仪式。不过,大家有木有想过,为什么要叫“中元节”呢?
有“中元”当然也有“上元”和“下元”啦。在道教理论中,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分别是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上元节就是元宵节,中元节就是今天,下元节现在已经很少过了,不少习俗已经和中元节合并了。
道教认为,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中元节时,地官清虚大帝会巡视人间,普度孤魂野鬼,赦免人的罪恶。在这一天道士会诵经、做法事来超度亡灵,普通百姓则会为祖先和死去的长辈烧纸钱、祈福。
那么盂兰盆节又是怎么来的呢?
有个佛教故事叫“目连救母”,出自《佛说盂兰盆经》,说的是佛陀坐下弟子目犍连尊者,证到阿罗汉果以后,以天眼通看到他的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就用神通给他母亲送去食物。由于业报,食物刚到口中就变成火炭。佛陀便告诉目犍连,在七月十五的佛欢喜日,供养僧众多行善事,就可以解脱饿鬼道众生,目犍连依照佛陀的话去做,果然救母亲脱离苦海。盂兰盆是古代梵语的音译,即解救倒悬之苦的意思,所以,佛教每年七月十五日的法会,又叫作「盂兰盆法会」。民间把这一天称为盂兰盆节,有祭祀、祈祷、放花灯等传统习俗。
那么原本的宗教节日怎么又变成了“鬼节”呢?
这就要说说中国传统的“四大鬼节”了:三月三上巳节、清明节、中元节、十月初一。
古代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认为黄帝轩辕氏就出生在三月三,古代有祭祀黄帝的习俗。汉代就演变成祭祖、踏青的节日。
清明节也是重要的扫墓祭祖的节日,中元节也有祭祖和祈福的习俗。十月初一又称“祭祖节”、“冥阴节”、“寒衣节”。为免先人们在地府挨冷受冻,这一天,人们要焚烧五色纸,为先人其送去御寒的衣物,并连带着给孤魂野鬼送温暖。
所以不难看出,其实所谓的“鬼节”都是和祭祖等习俗相关的,除了清明和中元节,上巳节和寒衣节现在都已经式微。
关于中元节,还有种说法是:7月1日是地府鬼门关打开日子,人间和地府之间畅通无阻;而15日是鬼门关关闭的日子,所以七月十五也成了送别先人的灵魂和一些游魂野鬼的节日——有没有点瘆得慌?
不过,政府规定,建国后的动物不准成精,那建国后的灵魂也不准兴风作浪咯,所以,大家该祭祖的祭祖,不要封建迷信了!
最后,祝大家节日快乐,吼吼吼……
白癜风治疗最新方法白殿疯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