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内容 >> 重阳节一个有趣的节日,你知道么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一首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在这重阳佳节送给来自五湖四海汇聚于此的西航学子们。希望当大家看完这篇推送后,能使大家过一个充实而且快乐的重阳节。
都知道诗人王维此诗中尽显思乡之情,却不知重阳三大要素已隐于其中!掌握这些要素,相信你们的重阳佳节定与众不同!
废话不多说,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
要素1
感恩敬祖
中国人从古至今都保持着尊敬长辈的品德和祭奠祖先的传统。重阳节更是与除夕、清明节和中元节并称为中国四大祭祖节日。
要素2
登高远眺
关于重阳节为什么要等高,历史给出了很有趣的解释。
《晋书》记载,东晋时代的著名文人孟嘉,即陶渊明的外祖父,是晋大司马桓温手下的参军大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桓温邀集宾客幕僚登龙山宴会,在山顶大摆宴席,饮酒赋诗。大家杯盏相酬,兴致很高。突然间,一阵风刮过,把孟嘉的帽子吹落在地。盂嘉这时已经有几分酒意,只顾观赏美景,并未察觉。桓温便叫在座的孙盛作文嘲笑他。孙盛也是当时很著名的文人,遵照桓温的命令,在席间写了一篇文章责难孟嘉,不料孟嘉虽有醉意,依然文思敏捷,孙盛的文章刚作好,他立即提起笔作文答辩,由于文采甚美而传为佳话。从此便有了重阳节登高的传统了。
要素3
遍插茱萸
身为重阳节第三要素,插茱萸早已从晋代就开始了。晋代周处《风土记》中有“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避除恶气,以御初寒”的记载。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消灾避难,因此,重阳节又被称为“茱萸节”。
看了这些有趣的介绍是不是对重阳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在这美好的重阳佳节小编希望大家不要忘记给远方的父母打一个电话或者发去一条信息。在这里小编祝大家重阳节快乐!
编辑/文案:赵泽恩
阅读
投诉
白殿疯方法用醋德国强力白蚀消能不能治好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