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内容 >> 今日重阳,横县人都知道这些习俗,美食和养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踏秋”、因“九九”与“久久”同音,有长久长寿的含意,重阳节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中国传统节日。
因“九九”与“久久”同音,有长久长寿的含意,重阳节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
“为什么重阳节要登高!”
因为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在民间
一般视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备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在这个传统节日里
除了登高
横县还有哪些过节的习俗呢?
一起来看看吧!
1添粮补寿▼儿女拜寿
▼添粮
▼为寿星敬酒
▼给寿星送红包
重阳敬老的习俗,各族均有流行,其中以壮族的“添粮补寿”最具特色。在马山县、兴宁区等地农村壮族,凡年过六十花甲的老人,家中子孙便为其立一个寿粮缸。此缸置于老人床头,可装十多斤米。立缸时,子孙们每人都往缸中倒入上等好米,装满为止。缸中寿米平常是不吃的,只是老人遇身心不适时才煮些吃,但切忌将米吃完,否则预兆寿数将尽。为此,每年重阳节,子孙们都要给老人补满粮缸。
习俗认为,九九重阳,是享寿九十九的吉利日子,再添一些粮,便可增寿,成为长命百岁的老寿星。重阳日,老人将旧寿米与糯米掺合,做成粽粑、糍粑与子孙共享,表示同福同寿,同时也送一部分给出嫁的女儿、孙女作为回礼,祝她们及亲家幸福长寿。
听说在去年,“壮族添粮补寿习俗”项目还成功入选了第六批南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壮族添粮补寿习俗是壮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壮族民族风情中的一道独特的长寿文化风景线。
2吃五色糯米饭▼五色糯米饭
五色糯米饭,俗称五色饭,又称乌饭、青精饭或花米饭,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紫、白五种颜色而得名,是布依族、壮家用来招待客人的传统食品。每逢清明节、农历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端午节、重阳节等民间传统节日,壮族群众都喜欢做五色糯米饭,可作赶歌圩食用,或祭祖祭神之用。
3扫墓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重阳扫墓,称为“报冬”,是每年的第二个扫墓日。
其法与清明略同,在广西主要流行于郁江、邕江流域地区。其中南宁以邕宁等地最为多见。凭祥、龙州等地重阳扫墓只限于作古未及周年的新坟。来宾等地,重阳日有开墓捡骨装坛的习俗。
4举行“秋傩”、“赛神”驱邪重阳驱邪的风俗,建国前流行于乡村。邕宁、横县、扶绥、荔浦等地是日举行“秋傩”“赛神”,贵港等地祭石牛神,凭祥、宁明等地祭山神,富川、上林、忻城、大新等地祭社王、土地、衙帝等庙神。规模较小者祭鸡鸭鱼肉,大者祭牛羊猪。
邕宁、荔浦等地,重阳日则延请道公挨门逐户鸣角念咒,施法散符,称“收浪荡”,意在驱鬼逐邪。贺县、钟山、上思等地,重阳日有“送火殃”(或称“送雷公”)仪式。重阳时节秋高气爽,易生火灾。习俗认为。“送火殃”可免除火灾发生。
说完了习俗,又有什么重阳美食呢?
1饮菊花酒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并用来酿酒,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
中医证明,菊花药性甘寒微苦,有疏风除热、养肝明目、消炎解毒之功。菊花酒虽达不到“令人不老”奇效,但它确有清热解毒、明目祛风、平肝疏肺、益阴滋肾的药用价值。
2吃重阳糕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此外,上海的松糕、蜜糕,福州的九重稞等,也是重阳节时人们品尝享用的佳品。
3吃羊肉面重阳节要吃羊肉面。“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羊肉性温,益气补虚、温中暖下,治虚劳羸瘦、腰膝酸软、五劳七伤。在《本草纲目》中,羊肉被称为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秋冬食用,可收进补防寒的双重效果。
那么重阳时节,又要注意怎么养生呢?
1当心秋燥燥为秋令,易伤津耗液;同时,秋季特别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鼻炎等,对于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更是如此。应对秋燥,应少吃辛味的葱、姜、蒜、椒等,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和食品,以养肝气。这个季节,喝粥可以减轻人的胃肠道负担,对消化也有帮助。
2避风而卧睡眠是养生的重头戏。秋季夜里凉风习习,很容易受到“贼风”侵袭。若“贼风”吹在熟睡者的头面部,翌日清晨就会感觉偏头痛;“贼风”吹在腹部,则会引发腹泻;“贼风”吹在暴露于外的肢体,还会使肌肉处于紧张性收缩状态。因此,这个时节,入睡时一定要避风寒而卧。另外,秋季气候干燥、风力大,汗液蒸发快,容易使人出现口干、咽燥、便秘、皮肤干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的湿度。
3适当进补秋季是进补的时节,很多老人在此时“贴秋膘”。现在,社会上各类养生与健康的科普文章很多,然而有些观点并非适合所有人。特别是老年人,一定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补,很多中药补品非常讲究体质的寒热,服用前一定要弄清楚。
4起居有常换季时节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最好不要打破原有的、已经形成习惯的、稳定的生活常规。
老年人骨质较脆,是骨关节病高发人群。如果家有老人要去登高,一定要提醒他们尽量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注意保护骨关节的健康。
5心情开朗秋季日照减少,气温渐降,花木凋零,在这样的环境里很容易因景触情,产生忧郁、烦躁、凄凉、垂暮之感。老年人情绪不畅,更会加速生理上的衰老速度,诱发多种疾病。子女们应多跟父母唠嗑,多交流。
?小编:重阳节,也是中国老人节。世上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我已经长大,你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你仍然健康。今天重阳,一起许个愿,祝家里的老人健康长寿,祝天下老人幸福安康!
来源:人民日报编辑范昊天,南宁青年圈
综合编辑:横县网
有奖爆料
横县网合作-
欢迎勾搭小编
或长按下方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nr/2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