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中元节老北京都有哪些习俗

发布时间:2016-11-23 9:14:46   点击数: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日,也是传统的中元节,俗称“鬼节”。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老北京过中元节的习俗。胆儿小的慎入,下面咱们开讲了!中元节在老北京也是一个热闹的节日,俗称“鬼节”,民间会举行各种宗教法事和祭拜仪式,以宽慰先人魂灵。而对于生活在旧时北京的孩童而言,他们盼望的是在这一天放各式的花灯……宝应寺里的“登莱胶义园”中元节有许多传统的仪式和活动,如祭祖上坟、烧法船、放河灯,孩子们晚上则会提着、举着莲花灯、西瓜灯、荷叶灯、蒿子灯……登莱胡同宝应寺上世纪40年代末,说起北京的中元节,就得先说宝应寺。宝应寺相传是唐刹,清末改为山东登州、莱州、胶州义园。什么叫做义园呢?就相当于如今提供殡葬服务的殡仪馆。主要的工作就是做“义举”,为旅京病故的同乡提供养病、死亡停灵、埋葬、运输灵柩回籍等服务。现在的宝应寺,四重大殿及偏院仍在,已经改为宣武师范第二附属小学,门前一条马路相隔是宣武体育场,地址是登莱胡同29号。烧法船是鬼节的重头戏义园服务阴阳两界,七月十五中元节“烧法船”是职责范围内的事,在孩子眼里,却是节日的狂欢。烧法船每到中元节之前,宝应寺就热闹起来,附近的孩子们争先跑来看糊法船。用纸糊法船是冥衣铺的经营项目,从开工,孩子们就盯着看,糊完了,一截截搬运,孩子们也来回跟着跑。组装完毕的时候更是招人:白天法船在门外东侧墙下放着,成了展览品,大人孩子围着,上下里外的看不够,指指点点说不完。半夜,法船搬到孟家坑边,有和尚们围着法船敲法器,诵佛经,然后点燃,人们守候到法船“樯橹灰飞烟灭”,才逐渐散去。好可怕~文人笔下的中元节莲花灯中元节这一天在孩子们的眼中却是个有趣的节日。到了晚上,孩子们点燃香头,擎在手上,如举着点点星星。有钱的在街上买莲花灯,没钱的自己做。把西瓜两头片下掏净瓜瓤,用铁丝下边固定个插蜡烛的座儿,上边安个可提着的梁,就是西瓜灯。荷叶可以河里采,街上也有卖的,叶子当中插上蜡,就是荷叶灯。灯备齐了,急不可耐地吃晚饭,一擦黑儿,点着各种款式的灯,大点男孩举蒿子灯,小点孩子提着莲花灯、荷叶灯,簇拥着蒿子出发,大男孩是当然的领队和监护人。这一天忙在做灯,乱在看船,都围着宝应寺转。学者夏仁虎先生,写过一组题为“旧京秋词”的诗,其中一首写莲花灯:“小队儿童巷口邀,红衣蜡泪夜风摇;莲灯似我新诗稿,明日凭扔乐此宵。”描绘的正是顽童当年过中元节点莲花灯玩的情景。俞平伯先生笔下旧日京城的中元节:“若彼时东安市场等处出售之莲花灯,则五彩斑斓,玲珑精巧,下垂流苏,其价有甚穹者,亦只供一夕之玩耳,亦旧俗侈糜之一也。”邓云乡先生在《燕京乡土记》特别描绘了中元节的蒿子灯,“青光荧荧,若磷火然。《京都风俗志》所谓‘于暗处如万点萤光,千里鬼火,亦可观也。’”。试想在黑黝黝的小四合院中,在飘着夜来香的七月之夜,廊檐下,垂花门边,甚至在偏僻的小胡同中,这该是怎样的情趣呢?其实这趣味就在“青光荧荧”上,现如今,上千瓦的电灯照耀下,光同白昼,想来这莲花灯一定会逊色很多,又哪里去觅莲花灯、荷叶灯、蒿子灯的朦胧之美呢?后来邓先生曾经怅然写道:“在北京玩过莲花灯的人,如果客居异地,逢上这样的节令,哪能不思念这轻盈、美丽、朦胧的莲花灯呢?……对于中元节的这些追忆,想必那些在旧京城度过童年的人,也是心中挥不去的快乐记忆吧。您有什么关于中元节的回忆吗,快来在下面留言跟我们分享吧!文字来源:北京晚报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得好
白癜风治疗去哪家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nr/263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