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鬼节?点击揭下它的面纱

发布时间:2016-10-13 8:57:30   点击数:
鬼节?点击揭下它的面纱

和很多人一样一年中稻稻最不喜欢的月份就是--七月了,除了天气日渐燥热之外,还因为七月有个俗称:“鬼月”。(想想就挺吓人的好不拉。)

所以也和很多人一样,感觉到七月是一个不安分的月份,尤其那个鬼节,更是令稻稻和很多人毛骨悚然。因为恐惧所以自己自然也不会过这样的节日,因此也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过这样的节日。对于这样的节日会被保留和传承下来总是感到不可思议。直到有一天无意和朋友聊起,朋友笑笑,为鬼节正名了一番。

才发现:鬼节,原来我们误会你了!

于是忍不住和大家分享一番,揭秘鬼节背后的故事。

七月十五,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盂兰盆节。这一天在中国还有其他几种称呼,道教称“中元节”,民间又称“鬼节”。而佛教界则称“盂兰盆节”,又称“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为什么这个节日如此重要,关于这个,这里不得不提:目连救母。

目连见母,在地狱忍受饥饿的痛苦,施法,却不能解,悲痛万分。

目连请教佛陀,佛陀告诉他,万众的祈福,众僧的帮助,才可以帮助你的母亲。

目连救母

有一次,目犍连尊者在七月间结夏安居打坐时,突然想起生身的母亲;因为母亲在世间时贪、瞋、痴的行为三项具足,对人、处事都有非常不好的举止,他非常担心,不知道母亲往生后到底会落在何处?目犍连急于想知道他的母亲生在何处,于是进入定中看到一处很恐怖的地方,原来那里就是地狱。在地狱中,目犍连尊者看到被行刑的罪人,样样刑具都有,每一个都非常的可怜,真的非常苦啊!再走到饿鬼道的境界中,他看到的饿鬼模样都是:圆又大的肚子、细又长的脖子、干如柴枝般的手脚,每个都在哀嚎、饥饿难耐,那种境界令人惨不忍睹。当他看得十分不忍时,忽然看到日日夜夜思念的人——他的母亲。

他的母亲也如同饿鬼道的众生一样,愁容满面、泪水涟涟,饥饿正煎熬着她,目犍连尊者看了内心非常痛苦。目犍连问她的母亲受了哪些苦报?她的母亲说:“我非常饥饿,没有水、没有食物可吃,肚子里好像有火在烧,我急需要水,还有粮食!”目犍连尊者在佛陀的弟子中号称神通第一,他立刻运用神通,变出一钵饭、一壶水,恭恭敬敬地送到母亲面前。他的母亲十分欢喜,尽管双手无力,也急急忙忙伸手来接,她忍着颤抖和痛楚,将食物拿到嘴边,想先喝口水再吃饭;可是饭与水才一到嘴边,她的口中就吐出一团大火,瞬息间水干了,饭也变成了焦炭。

目犍连看到了这种境界,非常痛心也觉得万分无奈,尽管他的神通广大,但是母亲的业障如此深重,让他无能为力,因此带着万分的失望从定中醒来。当他出定后,赶紧去请教佛陀,在佛陀面前恭恭敬敬、五体投地礼拜说:“佛陀!我心里很痛苦!到底我的母亲曾种下什么业?要用什么方法才能救她呢?”他泪涟涟地诉说。佛陀说:“众生的业力确实是自作自受啊!你的母亲生时造下了贪、瞋、痴的恶业,她贪图别人的劳力与财力而造业,除了贪业之外,且有憎恨心,不懂得赞叹他人,时时毁谤造业。她心中的瞋火十分旺盛,生前也不懂得尊重三宝、不肯修行,反而毁谤三宝,这样的痴业使她无法得救;自己造的业必须自己承受罪报,业如须弥山,任何人都对它无可奈何啊!”

目犍连尊者听了佛陀的开示,心里觉得很无奈,但他仍请求佛陀给他力量,教他如何救度自己的母亲。他的一番孝心令佛陀感动,佛陀说:“要救你的母亲,光凭你的神通是不够的,因为你的母亲业障太重,必须靠许多有修行且已证果的僧众,将清净的福业累积在一起,用心力一起回向来帮助她。”目犍连尊者说:“我要去哪里找这么多有清净福业的人呢?”佛陀说:“这倒不难!从四月结夏安居到七月期间,许多清净的比丘专心致力于去除烦恼、增长智慧,在这段期间已探讨了真理、透彻了妙法,这些僧众就具有最清净的福德;如果能请这些人同心合力为你的母亲祝福,那么她就可以得救了。”

目犍连尊者听了,内心非常欢喜,他就向每位僧伽、比丘一一顶礼请求。佛陀又告诉他:“你应该为你的母亲造福,在七月十五日当天,也就是解夏那一天举行供僧与大家结善缘,以这分清净心加上欢喜心,共同为她祝福,这就是一股很大的力量,唯有这股力量才能转她的业。”

于是目犍连尊者在七月十五日那天准备了很丰盛的素斋,并且在每一位比丘面前准备了一盆清水,并亲自奉上让比丘们净手——因为印度人用手抓饭团吃。他用最虔诚的心来供养,这一场供养非常的殊胜庄严。之后,大家的心力凝聚在一起,同心为他母亲祝福,因为每个人平时勤于修行,福德具足,这股福慧、欢喜凝聚的加持力量确实非常大。

目犍连尊者在当天晚上初夜时分,于定中看见一位很庄严的天人从远处飘飘然而来,向他顶礼,仔细一看,原来是他的母亲。她的母亲向目犍连尊者答谢说:“蒙受你的力量和孝心以及众多尊者的慈悲愿力,更承受佛陀的慈心加持,我已超越饿鬼的境界,现在要生天道了。”目犍连尊者见到此一境界,非常高兴,出定后赶快去向佛陀礼谢,也向所有的比丘顶礼。

目犍连尊者孝心殷切,又承受着众人的慈悲、智慧及清净福业的帮助,所以他的母亲得救了,目犍连非常的感恩。

因此,故事就这样被流传下来,从此大家认为要为亡者祈福,必须在“结夏安居”结束的七月来供僧,这也是孝心及感恩心的表现。

鬼节,有一个让人惧的名字,但在这个名字的背后是目连对母亲的养育之恩的感恩,也是百姓对佛家的守护的感恩。无论是目连救母,还是盂兰盆节对僧人的供养,让七月成了鬼月,不知,所以惧怕,躲避,但其实七月这个“鬼月”是怀念逝者的月,也是感恩的月。

在这个七月,我们更感生命的可贵。亲人陪伴的幸福。而生活里,忙于工作,忙于事业,经常却忽略了对家人的陪伴也忽略了对她们爱的表达。

这一次,收起我们对七月的误会,带上我们对生命的珍重,对家人的感恩。

带上稻草人包包,常回家看看。

七月“鬼月”,稻草人感恩的心不停。

活动一:即日起部分门店购买稻草人指定系列女包,买包送包。

活动二:丹东稻草人新乐购店铺升级,产品升级。全场3.5折。

活动三:新款拉杆箱上市,部分4折预售。

你不点击鬼节?点击揭下它的面纱

和很多人一样一年中稻稻最不喜欢的月份就是--七月了,除了天气日渐燥热之外,还因为七月有个俗称:“鬼月”。(想想就挺吓人的好不拉。)

所以也和很多人一样,感觉到七月是一个不安分的月份,尤其那个鬼节,更是令稻稻和很多人毛骨悚然。因为恐惧所以自己自然也不会过这样的节日,因此也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过这样的节日。对于这样的节日会被保留和传承下来总是感到不可思议。直到有一天无意和朋友聊起,朋友笑笑,为鬼节正名了一番。

才发现:鬼节,原来我们误会你了!

于是忍不住和大家分享一番,揭秘鬼节背后的故事。

七月十五,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盂兰盆节。这一天在中国还有其他几种称呼,道教称“中元节”,民间又称“鬼节”。而佛教界则称“盂兰盆节”,又称“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为什么这个节日如此重要,关于这个,这里不得不提:目连救母。

目连见母,在地狱忍受饥饿的痛苦,施法,却不能解,悲痛万分。

目连请教佛陀,佛陀告诉他,万众的祈福,众僧的帮助,才可以帮助你的母亲。

目连救母

有一次,目犍连尊者在七月间结夏安居打坐时,突然想起生身的母亲;因为母亲在世间时贪、瞋、痴的行为三项具足,对人、处事都有非常不好的举止,他非常担心,不知道母亲往生后到底会落在何处?目犍连急于想知道他的母亲生在何处,于是进入定中看到一处很恐怖的地方,原来那里就是地狱。在地狱中,目犍连尊者看到被行刑的罪人,样样刑具都有,每一个都非常的可怜,真的非常苦啊!再走到饿鬼道的境界中,他看到的饿鬼模样都是:圆又大的肚子、细又长的脖子、干如柴枝般的手脚,每个都在哀嚎、饥饿难耐,那种境界令人惨不忍睹。当他看得十分不忍时,忽然看到日日夜夜思念的人——他的母亲。

他的母亲也如同饿鬼道的众生一样,愁容满面、泪水涟涟,饥饿正煎熬着她,目犍连尊者看了内心非常痛苦。目犍连问她的母亲受了哪些苦报?她的母亲说:“我非常饥饿,没有水、没有食物可吃,肚子里好像有火在烧,我急需要水,还有粮食!”目犍连尊者在佛陀的弟子中号称神通第一,他立刻运用神通,变出一钵饭、一壶水,恭恭敬敬地送到母亲面前。他的母亲十分欢喜,尽管双手无力,也急急忙忙伸手来接,她忍着颤抖和痛楚,将食物拿到嘴边,想先喝口水再吃饭;可是饭与水才一到嘴边,她的口中就吐出一团大火,瞬息间水干了,饭也变成了焦炭。

目犍连看到了这种境界,非常痛心也觉得万分无奈,尽管他的神通广大,但是母亲的业障如此深重,让他无能为力,因此带着万分的失望从定中醒来。当他出定后,赶紧去请教佛陀,在佛陀面前恭恭敬敬、五体投地礼拜说:“佛陀!我心里很痛苦!到底我的母亲曾种下什么业?要用什么方法才能救她呢?”他泪涟涟地诉说。佛陀说:“众生的业力确实是自作自受啊!你的母亲生时造下了贪、瞋、痴的恶业,她贪图别人的劳力与财力而造业,除了贪业之外,且有憎恨心,不懂得赞叹他人,时时毁谤造业。她心中的瞋火十分旺盛,生前也不懂得尊重三宝、不肯修行,反而毁谤三宝,这样的痴业使她无法得救;自己造的业必须自己承受罪报,业如须弥山,任何人都对它无可奈何啊!”

目犍连尊者听了佛陀的开示,心里觉得很无奈,但他仍请求佛陀给他力量,教他如何救度自己的母亲。他的一番孝心令佛陀感动,佛陀说:“要救你的母亲,光凭你的神通是不够的,因为你的母亲业障太重,必须靠许多有修行且已证果的僧众,将清净的福业累积在一起,用心力一起回向来帮助她。”目犍连尊者说:“我要去哪里找这么多有清净福业的人呢?”佛陀说:“这倒不难!从四月结夏安居到七月期间,许多清净的比丘专心致力于去除烦恼、增长智慧,在这段期间已探讨了真理、透彻了妙法,这些僧众就具有最清净的福德;如果能请这些人同心合力为你的母亲祝福,那么她就可以得救了。”

目犍连尊者听了,内心非常欢喜,他就向每位僧伽、比丘一一顶礼请求。佛陀又告诉他:“你应该为你的母亲造福,在七月十五日当天,也就是解夏那一天举行供僧与大家结善缘,以这分清净心加上欢喜心,共同为她祝福,这就是一股很大的力量,唯有这股力量才能转她的业。”

于是目犍连尊者在七月十五日那天准备了很丰盛的素斋,并且在每一位比丘面前准备了一盆清水,并亲自奉上让比丘们净手——因为印度人用手抓饭团吃。他用最虔诚的心来供养,这一场供养非常的殊胜庄严。之后,大家的心力凝聚在一起,同心为他母亲祝福,因为每个人平时勤于修行,福德具足,这股福慧、欢喜凝聚的加持力量确实非常大。

目犍连尊者在当天晚上初夜时分,于定中看见一位很庄严的天人从远处飘飘然而来,向他顶礼,仔细一看,原来是他的母亲。她的母亲向目犍连尊者答谢说:“蒙受你的力量和孝心以及众多尊者的慈悲愿力,更承受佛陀的慈心加持,我已超越饿鬼的境界,现在要生天道了。”目犍连尊者见到此一境界,非常高兴,出定后赶快去向佛陀礼谢,也向所有的比丘顶礼。

目犍连尊者孝心殷切,又承受着众人的慈悲、智慧及清净福业的帮助,所以他的母亲得救了,目犍连非常的感恩。

因此,故事就这样被流传下来,从此大家认为要为亡者祈福,必须在“结夏安居”结束的七月来供僧,这也是孝心及感恩心的表现。

鬼节,有一个让人惧的名字,但在这个名字的背后是目连对母亲的养育之恩的感恩,也是百姓对佛家的守护的感恩。无论是目连救母,还是盂兰盆节对僧人的供养,让七月成了鬼月,不知,所以惧怕,躲避,但其实七月这个“鬼月”是怀念逝者的月,也是感恩的月。

在这个七月,我们更感生命的可贵。亲人陪伴的幸福。而生活里,忙于工作,忙于事业,经常却忽略了对家人的陪伴也忽略了对她们爱的表达。

这一次,收起我们对七月的误会,带上我们对生命的珍重,对家人的感恩。

带上稻草人包包,常回家看看。

七月“鬼月”,稻草人感恩的心不停。

活动一:即日起部分门店购买稻草人指定系列女包,买包送包。

活动二:丹东稻草人新乐购店铺升级,产品升级。全场3.5折。

活动三:新款拉杆箱上市,部分4折预售。

你不点击







































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好
云南治疗儿童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nr/19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