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七月半接ldquo贡几妈rdquo

发布时间:2020-12-12 21:51:07   点击数:

————广告推广————

七月初七鬼门开

七月十三、十四祭祀祖宗家人

七月十五关鬼门

中元节,也就是你们所说的七月半、鬼节,在中国历史中,地位一度“置顶”!今天晚上,估计很多人家都要焚香烧纸。

然而,我们对中元节的重视程度日渐衰落,那是因为很多人不知道这些事情!

中元节到底是什么?

中文名:中元节

别   称:鬼节、七月半

节日时间:农历七月十三

      农历七月十四

      农历七月十五

节日起源:祭祀

节日意义:敬祖

节日习俗:放河灯、祭祖、祀亡魂、焚纸锭等

为什么说中元节很重要!

不是你们所说什么禁忌!

而是中元节是一件

影响中国几千年文化传承的事

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正月十五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除、清、九)等三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民间则多是在此节日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

中国自古以孝治国,家族的传承到国家的传承,导致我们的文化千年不灭。中华文明作为世界历史上唯一的、从未中断过的文明得以传承。

每到农历七月,家里都很忙碌,不是忙着祭拜,就是忙着到邻居亲戚家吃饭。鸡鸭肉、蔬菜水果,八仙桌上的祭品一样都不能少,常常要从一大早忙到晚上才能休息。大人忙碌着,但家里的孩子都很开心。那个月家家户户的大门都敞开着,每天吃着宴席,能吃到不少好东西。

接"贡几妈"

说起接“贡几妈”,那可是是一件很讲究的细致活,特别是家中的有老人,更是分外的隆重,准备工作也是极为细致与充分。在七月初,各家各户就纷纷购买酒肉、糖饼、水果,备好白米满缸,修好门路,厅堂,祭拜的用具,如桌、椅、板凳、餐具以至香炉、灯盏等,都要清洗打扫干净。

到了农历初十的这一天下午,大家把祭祖必备的香、烛、金纸。酒肉、糖饼、水果等物品统一拿到祠堂,一眼望去,满桌满桌的美食佳肴,大人们聚在一起聊天扯闲,小孩子们就在边上讨论桌上的吃的。烧完纸帛后,即可挑回,全家欢聚。

中饭

把“贡几妈”接回家后,接下来的就是连续五天的中饭了,全村的人在7月初会聚在一起,用抓阄的方式决定哪一户人家在哪天中哪一餐,然后排列张贴公示在祠堂门口。一日四餐(中餐,茶食,午饭,晚餐)顿顿丰富,桌桌可口。

中饭的过程可以说是相当的虔诚,做饭菜的过程一定不能品尝,否则祖先们就不会享用的。在祭祀的过程中,焚烛烧香,烧钱纸,特别强调不能移动桌椅,桌椅下面不能有活物。供奉敬献,口头呼请“贡几妈”前来享受后代的孝敬,庇佑儿孙福寿康宁。礼仪完毕后,就把饭菜挑回家,叫上亲朋好友一起聚在一起,共享佳肴,聊聊近况,画面热闹有爱。

送"贡几妈"

把“贡几妈”接回来,当然也要把他们送走,到了十五下午5、6点中完最后一顿晚饭后,就准备开始送“贡几妈”。送“贡几妈”“烧包”是主要,这也是绵延千年祭祖的传统习俗,包括“金银纸包”、“衣冠箱”,而现在,与时俱进,烧给先人的还有冰箱、手机、空调豪车和房子等。在室外选一块大空地,铺上一些易燃物,在上面铺满钱纸、衣物、纸币等。再把周围用泥巴围成一个大圈,然后点上香插在上边。再把家里包的粽子,瓜果放在凳子上,把火点燃之后,每家都留一个人在火堆旁围着圈倒酒,焚烧封包越多,火势越大,表示家族越发兴旺。满天的烟雾夹杂着鞭炮,一切都笼罩在烟雾缭绕之中。画面着实壮观。伴着火红的半边天,所有人都跪下祈祷。

往年“七月半”送“贡几妈”的真实场景再现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茶陵,接“贡几妈”这个习俗年复一年的在代代相传,通过这个节日来祭祀怀念先祖和祈祷后世的平安。

综合源于网络

实习编辑:钟彭艳谭开盈

责任编辑:刘红

内容审核:侯卫勇

订阅: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nr/129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