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内容 >> 中元节的饮食习俗
中国的四大传统祭祖节日分别是清明、中元、重阳、除夕。
中元节: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日(也就是明天)。
按照传统,祭祖节日人们会准备祭品,烧香焚纸,而在中元节还有放河灯等习俗。
然而除了这些习俗
家里每年中元节
都会煮的一些奇怪的食物。
那中元节应该吃什么呢?
“谁说吃饺子我跟谁急!”щ(?Д?щ)
想到这个,忍不住上网查了查,
中元节到底该给孩子应该吃些什么
这不,就来给你们科普科普~
1
/吃鸭/
“鸭”就是“压”,取其谐音,
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鬼魂。
况且鸡爪呈耙状,
易把鬼的衣服抓掉
(大概怕积下恶怨,不肯回到原处),
所以中元节全国各地都有吃鸭的习俗。
中元节吃鸭是因为
传说去世的祖先会在中元节这一天回家探亲,
要过奈何桥,但没有船过不了。
于是,活着的人要送些鸭子下去,
好让鸭子游泳载他们回来,
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传统,
一到中元节就吃鸭子。
2
/吃濑粉/
东莞有吃濑粉的习俗,
而且几乎在整个东莞都通用。
当然,不同片区,
吃濑粉的方法还是有所不同的。
东莞最出名是烧鹅濑。
烧鹅濑,最讲究的是一锅美味的高汤,
那得用整只鸡、大块肉、大块骨,
加许多特种药材和香料熬制。
吃的时候,将濑粉在热水中烫一烫放入碗中,
然后加上一大勺高汤,
粉面再铺上一层皮脆肉嫩的烧鹅。
3
/蒸面羊/
旧京及华北地区的农村,
民间流行七月十五
由外祖父、舅舅给小外甥送活羊的习俗。
传说此风俗与沉香劈山救母的传说有关。
沉香劈山救母后,
要追杀虐待其母的舅舅二郎神,
二郎神为重修兄妹之好和舅甥之谊,
每年的七月十五都要给沉香送一对活羊。
据说这是取二郎神和沉香之母“杨”姓的谐音,
以重结两家之好。
从此民间留下了舅舅送活羊的习俗,
后来逐渐演变为送一对面羊。
4
/吃“饺饼”/
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
中元节会吃“饺饼”,
一种类似于春卷的食物。
相传,饺饼筒是济公所留下来的:
济公在国清寺为僧时,
见每一餐都剩下许多菜,觉得很浪费,
就把这些菜裹在糊拉汰皮里供下一餐再食用,
这种做法受到了众僧的喜爱,
便流传至民间。
5
/吃粗茶淡饭/
另外,在山东的独陵县,
中元节被当地人称为“掐嘴节”,
家家都有吃粗茶淡饭的习俗。
6
/吃扁食/
东县乡民於此日吃扁食。
扁食是一种以面粉和糖
做成畚箕形的食品,状如饺子。
现在也有人把扁食叫做饺子,
其实扁食和饺子大不相同。
而扁食就大不一样了,
不仅肉类、菜类均可入馅,
连鸡、鸭、鱼、蟹、馓子、嫩黄豆等等都可入馅,
且特别讲究搭配,鸡脯配芹菜,
猪肉配荠菜,鸡蛋配韭菜等等。
中元节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人们选择用特殊的食物来
能消除负能量,吸走脏东西,远离霉运,
吃了这些食物,度过元气满满的一天。
赞赏
长按白癜风患者爱心工程北京现在一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nr/11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