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盂兰节在印度语中意指倒悬

发布时间:2016-3-19 11:01:35   点击数:
"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除、清、九)等三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道教最主要的为修行记说中"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阎罗王於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的最後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

中元节的传说

第二种说法: 传说地藏菩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阎王爷],他的母亲去世后来到阴朝地府,被关在牢房里少不得受十八层地狱的种种折磨,地藏菩萨是个孝顺的儿子,看到母亲受罪心中不忍,在七月十五这天竟恂私情,让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门打开放他母亲出来,谁知这一开牢门不要紧,牢房中的小鬼中元节有什么禁忌们蜂拥而出跑到人间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乱窜”之说那些跑回家乡的鬼纷纷向家人索要钱财以便回去用来生活和打通关节希望早日托生后来人们把这一天就定为[鬼节]. 鬼节这天,人们要烧纸钱,摆供品祭奠故去亲人的亡灵

关于中元节的传说,说法不一,主要有三种

第三种说法:佛教盂兰盆节起源于"目莲救母"的故事,出自《大藏经》(由印度传入的佛理)目莲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後堕落在的恶鬼道,过著吃不饱的生活目犍莲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广东中元节的习俗下咽目犍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目莲遵佛旨意,于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其母,其母亲终得食物"这便是台湾普渡拜"好兄弟"的由来

民间流传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并将佛教的盂兰盆会与道教"中元地官节"相结合,而流行道士诵经普度众鬼,期使获得地官赦罪,获得解脱因此民间习俗的中元普渡着重在祭祀孤魂野鬼,与中国传统对祖先鬼魂崇拜又融和在一起,变成"祭鬼",亦即为了亡者的鬼魂可得救度,改以盆施饿鬼但与道教和儒家中元节禁忌是真的吗的祭祀习惯不同,盂兰盆法会以素食施食供养 中元节源自道教,后来佛教改为现现在俗称的鬼节盂兰节在印度语中意指“倒悬 ”,“倒悬 ”指的的是释迦十大第子目莲的母亲死后后受饿鬼之苦,不能吃东西 后来得到释迦帮助用百味五果供养十方神佛并藉功德救母亲所以现在为了祭 祀孤魂都在鬼月农 历 7月 举行普渡会,现在叫鬼节

第一种说法:

中元节,又称"鬼节"、“普度”、"盂兰盆会"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道藏》载:"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中元节是哪一天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民间则多是在此节日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


要怎样治好肩部白癜风呢西部医院就可以的
引发背部长白斑的缘由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ly/9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