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礼仪 >> 中元节,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你了解多少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元节”,民间有在这一天祭奠已故亲人的习俗。其实,中元节可不止烧纸这么简单,这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这里面的讲究可真不少……
中元节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在佛教中,中元节又称为“盂兰盆会”。它不仅拥有佛教的宗教信仰,还有着我国道教的本土文化。
据说,中元节这一天,在阴间的孤魂野鬼会被放出来,为了缅怀先祖,祭拜地官,在阳间的人们会准备丰富的祭品,烧香焚纸,祭拜这些来自阴间的祖先。
民俗专家认为,中元节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是追怀先人既古老又现代的一种传统,这一传统体现了古人“慎终追远”思想,每个人都有父母,基于这种思想和对先人的感情和责任使然,中元节势必也会不断得到延续和传承。
传说
按佛教典故,关于“盂兰节”的起源,有着以下一个典故。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儿,其中一位名叫目连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于目连很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生活的情况,原来他们已变成饿鬼,吃的、饮的都没有,境况堪怜。目连看了后觉得很心痛,于是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可惜饭菜一送到口边,就立即化为火焰,目连看到这种情境后非常心痛,就将这个情况告诉释迦牟尼,佛祖教训他说,他的母亲在世时,种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后就堕入饿鬼道中,万劫不复,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够化解的,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于是目连就联同一众高僧,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以超渡一众的亡魂。后来,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后世,逐渐形成一种民间习俗,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以化解其怨气,不致于遗害人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节的风俗。中国传统民俗的中元节1.放河灯
2.放天灯
3.烧街衣
4.祈丰收
5.祭祖
6.祭祀土地和庄稼
国外中元节祭祀
1.泰国:举办水灯节,人们放天灯为逝去的亡灵祈福。
2.日本:众人聚集,跳一种名曰“盆踊”的舞蹈,多数出门在外的人会返乡祭祖。
3.朝鲜:中元节是朝鲜的一个传统节日,多保留中元节较多秋季农夫庆丰收的原意,祭祖、祀亡魂等仪式则其次。
4.新加坡:除了传统祭祀,还多了表演活动,通常表演活动会持续整个农历七月。
5.马来西亚:除了祭祀也会有表演活动,形式类似于新加坡。
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中,可深切体认到中元节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二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所以,在庆赞中元的同时,应该跳脱鬼的角度,期勉互爱。
治疗头部白癜风治疗白癜风的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