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礼仪 >> 重阳节诗词鉴赏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年重阳节到了,有关重阳节的诗词诗句有哪些?
唐代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九月九日眺山川, 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 万里同悲鸿雁天。 作者:卢照邻(年-年),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 译文: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归心思归烟雾积聚不散。在异乡共同喝着花酒,看见鸿雁天上南来,离家万里之客一同悲伤。 简析:与王勃诗同席而作。人意北归,鸿雁偏又南飞,不正加重人们的情感?祈福的花酒正用来浇愁。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望故乡) 他席他乡送客杯。(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 人情已厌南中苦,(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你为何还要南来?) 作者:王勃(~年),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作者:孟浩然(-)本名浩,字浩然,襄阳人。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诗与王维齐名,号王孟。其诗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清闲浅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有《孟浩然集》。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作者:孟浩然(公元~),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 作品译文:老朋友准备好了丰盛饭食,邀请我到他的农舍做客。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村子四周青山横斜。打开窗子面对着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与你品酒看菊花。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译文: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引我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思念起家乡。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少了我一人不在。 作者: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历尽了苦难后双鬓已长满了白发,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存诗多首,有《杜工部集》传世。 重阳席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白居易(~)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祖籍山西太原。白居易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与李白、杜甫一起被后人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现存诗有多首,为唐代存诗数量最多的诗人。有《白氏长庆集》。 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译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杜牧(-)晚唐杰出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世称杜樊川。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宋代
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作者:辛弃疾(-)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译文: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涎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菊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作者: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重阳》 文天祥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 干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 作者:文天祥(年6月6日-年1月9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
元代
沉醉东风·重九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译文:题诗在红叶上让它带着情意承受御沟的流水飘走,观赏菊花的人醉卧在歌楼上。万里长空雁影稀疏,月亮落了远山变得狭长而显清瘦,暮秋时节到处都是冷冷清清的景象。衰败的杨柳,寒秋的鸣蝉,天地间一片哀愁,这时节,有谁肯送酒来和我一起解忧? 作者:卢挚(-),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
明末清初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译文: 重阳节这一天突然发现已经到了晚秋时节,不免心惊,你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瞩望。 离别思念的情怀唯有靠浊酒排遣,忧愁中满目都是丛生的菊花。 我且把自己这一腔报国的忠肝义胆留存给苍天大地,让故国的江山见证我斑白的鬓角吧。 多多承蒙你千里之外的关怀询问,我是一个亡国之人,如同被放逐一样,已经无家可归。 作者:顾炎武(~年),明末清初的杰出思想家、爱国学者。初名绛,字宁人,号亭林,曾自署蒋山佣。
新中国
采桑子·重阳 一九二九年十月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译文 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苍天却不老,重阳节年年都会来到。 今天又逢重阳,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样明媚。 却比春天的光景更为壮美,如宇宙般广阔的江面天空泛着白霜。 作者: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以上图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此处旨在分享。
欢迎大家推荐好文与更多人分享!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历史消息!
白癜风有效治疗哪里治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