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小暑大暑处暑,你能分得清吗

发布时间:2020-9-2 14:00:35   点击数: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

你知道吗,

二十四节气中有三个“暑”,

它们是小暑、大暑、处暑。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

《说文解字》中把"暑"分成上面一个"日",下面一个"者"来示意,"者"不仅是指人,还包括世界上的万物,所以"暑"即有太阳下的万事万物之意。除此,还有人把"暑"拆分成"日"、"土"、"日"来理解,表示夏季土地上下都很炎热。

不同时间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

小暑在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

大暑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

处暑在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

谁最热?

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是最热时节,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在这酷热难耐的季节,防暑降温工作不容忽视。小暑和大暑分别意味着炎热天气的开始与高峰。

而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标志着夏季的终止。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炎热即将过去。。

民谚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悠悠。”(川、贵)“小暑凉飕飕,大暑热熬熬。”(湘)“小暑过热,九月早冷。”(苏)“小暑热过头,九月早寒流。”(冀)“小暑热过头,秋天冷得早。”(湘)“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桂)

民风民俗

小暑:农历六月初六是中国传统节日天贶(音同“况”)节。相传“六月六晒红绿”之俗起源于唐代。唐代高僧玄奘从西天(印度)取佛经回国,过海时,经文被海水浸湿,于六月初六将经文取出晒干,后此日变成吉利的日子。开始,皇宫内于此日为皇帝晒龙袍,以后又从宫中传向民间,家家户户都于此日在大门前曝晒衣服,以后此举成俗。

少数民族六月初六晒红绿

六月初六晒书

大暑:送“大暑船”活动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大暑船”完全按照旧时的三桅帆船缩小比例后建造,船内载各种祭品。活动开始后,50多名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祈福人群。“大暑船”最终被运送至码头,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随后,这艘“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然后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

处暑: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人们会放河灯。

今天是小暑,“节日你好”再送给大家一首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写的《小暑六月节》,祝大家夏日安康!

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赏析:

小暑有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这首节气诗完整地描述了小暑三候。随着小暑的到来,热风扑面;大雨来临之际,竹子在风中喧闹,雷声中山色灰暗;一场场雨下来,门窗上有了潮湿的青霭,台阶上长有绿苔;鹰感肃杀之气将至,开始练习搏击长空;蟋蟀羽翼开始长成,居穴之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ly/1205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