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道教节日中元节人天同庆阴阳两利

发布时间:2020-8-31 12:27:19   点击数:

中元节:人天同庆阴阳两利

明日为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

中元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古代,就有小秋祭祖的传统。小秋在七月,有部分农作物成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按例要祭祖,向祖先报告秋成,并用新米等祭供,请祖先尝新,祈求先人护佑,年年丰收,七月的祭祀称为“小秋祭”。而中元之说,则源于道教。“三官”即是天官、地官、水官,主管天、地、水三界。其中地官被尊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每逢七月十五圣诞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赦罪,人天同庆,因此七月十五日,被称为中元节。中元节,又被称为“鬼节”。《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中说“地官至七月十五日,即与狱囚地狱受苦众生,除罪簿、灭恶根、削死名、上生籍。”中元地官于七月十五日释放出地府全部鬼魂,并赦免或者减轻他们的罪愆,因此道教宫观和民间都要举行祭祀活动。民众主要祭祀自己的祖先,而宫观主要祭祀那些在灾难和战争中死去无人祭祀的孤魂,为他们消灾灭罪、拔苦予乐,以使人界平安祥和,因此道教宫观的中元节祭祀也称“中元平安醮”。道教宫观施米的传统,早在东汉末年就已开始。祖天师在巴蜀创教,民众入道,需缴纳“信米”五斗,教团在辖区各处路边设立“义舍”,将信徒缴纳的“信米”置于其中,供往来民众休息取用,使入蜀流民无饿毙之忧,遂使道化宣流,家国太平。自此以后,每逢饥荒灾年,道教宫观代天行化,置备米粮,赈济民众,以倡导道门“济世度人”之宗旨。值此丙申年(年)中元平安大醮之际,德士江裕信、王水衷、管业鸿、刘洪乾、邱椽茂、杨鸿富、陈莉玲、陈锦志、邢宏贤捐赠“信米”二万斤,由上海城隍庙代为发放,实为功德无量之举。当此国安民丰、欣乐太平之际,特署名为“平安米”,广赠社区孤老及各届信众,愿赠者、获赠者俱得福报,以求人天同庆,阴阳两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ly/1204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