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礼仪 >> 中元节七月半
朦朦胧胧的夜色里,摇曳着由近到远幽幽的火苗。小溪里,纸船载着烛光,顺流而下,越来越弱......在夜幕里,人影摇晃,或轻声抽泣,或默默祷告......一切都在小心翼翼地进行,深恐惊到阴间的鬼神。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成了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七月十五的习俗比较复杂,既是民间的鬼节,又是道家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僧道俗三流合一。
关于传说
“七月半,鬼乱窜”
传说地藏菩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阎王爷”,他的母亲去世后来到阴曹地府,被关在牢房里少不得受十八层地狱的种种折磨。
地藏菩萨是个孝顺的儿子,看到母亲受罪心中不忍,在七月十五这天竟枉私情,让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门打开放他母亲出来,谁知这一开牢门不要紧,牢房中的小鬼们蜂拥而出跑到人间危害百姓,跑回家乡的鬼则纷纷向家人索要钱财以便回去用来生活和早日托生。后来人们把这一天就定为“鬼节”。
“送羊节”
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羊,祥也。”旧京及华北地区的农村,民间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给小外甥送活羊的习俗。传说此风俗与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有关。
沉香劈山救母后,要追杀虐待其母的舅舅二郎神,二郎神为重修兄妹之好和舅甥之谊,每年的七月十五都要给沉香送一对活羊,据说这是取二郎神和沉香之母“杨”姓的谐音,以重结两家之好。
“荷花灯”
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
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也就是鬼魂沉沦之地。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这样的日子,顽童是不懂得的。“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清代庞垲在《长安杂兴效竹枝体》里就描绘了中元夜儿童持荷叶灯结伴游乐的情景。
从古至今,小儿懂事,恐怕就和顽皮的我们一样,在民间一代又一代的不断影响下,慢慢熏陶下,潜移默化地传承。
庄子所说,生与死只是一种生命形态的相互转换而已,“不知说生,不知恶死”。然而在这生命的匆匆转换与轮回之中,却有一种感人的至爱亲情在天地之间无限绵长,乃至永恒。鬼节的祭祀只是一种方式,简单而直接,却完全寄托了亲人深深的相思和依恋。
“生命是一种流逝,不论你以怎样的方式与世界博弈对持,或是清心潜默,都将是守望与沉淀的往事,都将在无力吹皱的一江渔火里,任凭苍老的悲风无奈地把酒旗望穿……”
现代中元节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己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
至于鬼神,小编则更喜欢“相见不如怀念”的说法呢。
本版编辑:罗涵心
终审:张文丽刘纪峰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团委学生会
人行天下,文灿古今
新浪微博: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团委学生会
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三级专科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ly/10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