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候鸟感悟疫情中的万圣节董葛暨

发布时间:2021-5-15 15:48:02   点击数: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53196.html

疫情中的万圣节

董葛山西太原

今年因祸得福,美国蔓延的疫情,成全我和孩子们团聚了整整一年。来时,房后的桔子树果实累累,现在要走了,桔子树枝又纷纷弯下了腰。这一年,我们经历了美国所有的传统节日,如复活节、圣诞节、感恩节等,但最受小孙子喜爱的还是11月1日的万圣节。孙子River在幼儿园时,每逢万圣节,园方都会组织小孩们穿着自己喜欢的化妆服装参加舞会,虽然River总是别具一格,在小朋友们兴致勃勃向老师描述自已的化妆服的创意时,他别出心裁:“我只想扮演我自己”,但混在五颜六色奇形怪状的人流中,River并没有感到孤独,反而感到与众不同,显得格外开心。

摄影

木玫

疫情缘故,孩子们已有半年多时间,无法参与任何集体性活动,River只好在晚饭后,随同爷爷奶奶在小区边散步,边观看Halloween的夜景。让人费解的是,美国疫情如此严重,每天都有数万人感染新冠状病毒,但人们毫无顾忌,仍有不少人穿着化妆服装,或扮恐龙,或扮鳄鱼,或扮海盗,或扮女巫,或戴着千奇百怪的面具。人们成群结队,有八、九人一群,也有三、五人一伙,手里还提着南瓜灯,或头上戴着LED灯,在黑夜里象幽灵一样飘来过飘过去。

摄影

木玫

许多邻舍的门庭前都进行了节日装饰,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装饰比较讲究,房前悬挂了五彩缤纷的南瓜彩灯,门口两侧有序地排列着几副与常人比例相同的骷髅。草坪上摆放着充气的妖魔鬼怪,大的身高两米多,小的也有一米高,个个张牙舞爪,面目狰狞。还有些邻舍,在房前屋后的树下很随意地散放了一些人的头髅和动物的骨骼,在树枝上挂着一群龇牙咧嘴的吊死鬼,在草坪的角落还安放着大小不一的墓碑模型。最让孩子们高兴地是房主会在显眼的地方摆放着糖果桌,桌子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水果糖供孩子们分享。而房主全家人会坐在较远的地方,给你热情地打招呼HappyHalloween。River一路上顺手牵羊,挑选了一大堆自已喜欢的糖果。

摄影

木玫

在返回途中,我问River玩得怎么样,小家伙脱口而出:爷爷,今晚能不能陪我睡觉,我会想起刚才遇见的那些幽灵,感到有点害怕。夜间,我应邀和他睡到一个被窝。小家伙依偎在我的怀抱,爷孙俩血脉相通,仿佛瞬间两个躯体就自然融为一体。大约一炷香的功夫,River进入了甜蜜的梦境,而我触景生情,联想起中国与万圣节相似的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

有意思的是东西方传统文化都默认民间的传说,都相信在节日的前一天夜晚,鬼魂会重返人间。

摄影

木玫

中国民间认为,中元节的前夜,祖先和仙逝的亲人会返回家中探望子孙。在农村,家家户户都会事前把先辈的牌位请出来,十分恭敬地摆放到专门用于祭拜的长条供桌上,桌子上供满丰富的祭品,富裕的人家会供上能够覆盖整个盘子的大块肉和煮熟了的整个猪头或羊头,还会供上各种各样的时令水果和蛋糕点心。然后再插上四柱高香,让祖先在烟雾缭绕的氛围中慢慢享用。夜晚,全家老少会跪在祖先的牌位前,烧香焚纸,超度亡灵。

居住在城市高楼大厦的人们,由于条件所限,只好把中元节纪念仙逝亲人的哀思,集中体现在“烧纸”环节上,人们把象征着布匹的五色纸和象征着金银财富的冥币、用锡纸做的圆宝等,装在一个印有青莲色图案的白纸袋里,上书祖先的地址和名号,下书后裔某某人谨奉。夜深时在非交通主干道或者野外的十字路口,先用树枝在路面上画个圈圈,然后跪下在圈内焚纸。所有人都郑重其事地把纸烧成灰烬,人们深信只有把这些阳世的东西烧得一干二净,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金银财宝和绸缎布匹,才能有效地改善亡灵的生活状况。以此慎终追远,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和崇敬之情。

整个祭祀过程人们敛容屏气,显得非常之严肃,乃至中元节的前后两天,不成文地绝对禁止一切吹拉弹唱等娱乐活动。不能由此断定中国人活得太沉重,不懂娱乐,而是按照中华儒学文化,如此的祭祖仪式,无论如何也快乐不起来。

美国的中元节鬼文化大相径庭,据说起初人们认为,故人的亡魂会在万圣节前夜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人则惧怕死人的魂灵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人的魂灵无法找到自己。同时,还会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目的也是为了吓走死人的鬼魂。

对此,鄙人感到逻辑有些混乱,怎么有可能自已仙逝的亲人会找自己夺生?又怎么有可能在世晚辈会把自已的祖先亡灵拒之门外?这不符合常理,完全相悖于美国文化包容的特点。

随着时间流逝,或许美国人也感到对已故亲人的亡灵有所误会,也感到原始做法会对自己的祖先无情无义,便渐渐地摒弃了死魂找替身返世的传说,使万圣节的活动逐年变得积极快乐起来,以至于喜庆的意味成了主流,把庄严肃穆的鬼节过得轻松快乐。不是吗?目睹万圣节前夜的情景,让我明显地感到,人们分明是为了缓解徘徊在自家门口鬼魂的生疏,排除亡灵初到阳间的寂寞,才把自己也打扮成妖魔鬼怪,畅快地与鬼魂同乐,怡悦地同亡灵共舞。

一位威斯康星大学华人教授曾经给我说,往年美国的的万圣节活动更加夸张。夜幕一降临,人们就纷纷装扮成巫女鬼怪和各种被丑化了的名人,在街心聚会狂欢。还有一些汉子们,在这天要圆个女人梦,在自己胸脯塞入两颗小南瓜,戴上长长的假发和硕大的耳环,嘴唇涂得血红或乌黑,穿着五花八门的裙子,在人群中招摇过市。今年是因为疫情,才取消了大型的娱乐活动,仅仅保留了点小打小闹。她还给我说过一个更有趣的事情,在万圣节的前夜,有些年轻人通宵达旦地狂欢,还余兴未尽,竟在第二天穿着奇装异服上班,更有甚者个别人仍保留着鬼脸装扮。我想,这在中国绝对会让人传为笑谈,肯定被人指责为伤风败俗。

我还回想起清明节、寒衣节,正试图把中国的这两个鬼节与美国的万圣节对照比较时,River半迷着眼从我身上爬过要去解手。小家伙一泡尿冲断了爷爷的思路。

《疫情下最佳社交距离保持者》来源:网络

万圣节摄影作品展

摄影

Carl

摄影

毛毛大姐

摄影

伊人

南瓜灯

摄影

箫箫

摄影

清风

摄影

欣赏

摄影

迪喵

摄影

迪喵

摄影

岸Angie

作品

开心王

作品

hgk摄影

何大银

-END-

候鸟长辈群、老乡群、回国群、来美群请扫码添加「北美候鸟」好友↓

▼向下滑动,查看精彩内容

「候鸟长辈生活感受分享」

《”疫”行万里》微微《我想回家》杨铁峰《归期

思念在风中飘荡

双节感怀》作词:无心插柳,作曲演唱:子健《煲整鸡汤》赵萍《致我的爱人》月亮《嘀嗒嘀嗒》黑妹《隔进小窗的日子—上海隔离14天日记》浅耕夫《北美川渝候鸟的领头雁——杨洁》浅耕夫《远去的云》茅琦夏《简爱

青春易逝气质不老》赵萍《红叶赋》何大银《先斟满自己的杯子》马莎《爱,在咫尺天涯》周梅《疫情下的“候鸟”之旅》福哥《等我们老了》杨铁峰《滞美团圆节忆母亲》小礼《简单着就快乐着》马莎《艰难的归途》寇会萍《在美种植百香果的妙处》于玲《道别不是再见》快乐兔《诗词歌赋绘生活,记诗人、词作家刘文海》《华人长辈作品展

候鸟诵中秋》《别样的中秋节》月亮《天涯共此时》如花美眷《候鸟的快乐与艰辛》小礼《女人如花,盛开在时光里》马莎《俱乐部里女人花》北美过客《逆流而上》周梅《归期》如花美眷,沉默朗诵《我的66岁健身纪录和人生新目标》许聪明《我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马莎《普吉特湾捕蟹纪实》金龙《美国城镇之巅的微型婚典》陈光《苦与乐》马莎《老美种草我种菜》何大银《经历》如花美眷《放飞女儿》周梅《活得有趣》马莎《异域有芳邻》周梅《习惯》青荷《黄花猫“皮艮”》孙明启《七夕遥念父母情》远方的守护者《已近古稀之年》候鸟《但愿月明人团圆》Masha《我的“锅碗瓢盆交响曲”》Masha《思乡》如花美眷《西雅图日记,和滞留一起记录下来的碎碎念》曼陀罗《疫情三月,他写了一本诗集》知足常乐《用张照片讲述大雁的生活》吴旭东《读书—亲近人生的一种方式》原上草(马莎)《在美生活之奇闻趣事》上善若水L《候鸟生活中的美好和小确幸》开心王《加州生活散记》青荷《候鸟生活感受》吴敏「智者思源」读书会及好文分享《说文解字2-3

我与“蒙”的邂逅

你还“恨”吗》孙明启《说文解字1

从“胡说八道”说起》孙明启《读一本书,看一个节目有感》天意A《南渡北归》枯木逢春-北卡-北京《从无字句处读书》北美过客《肖申克的救赎》快乐兔候鸟研究:海外候鸟老人到底有多难?

「候鸟日记专辑」

岳阳女子在美国——疫情日记

北美候鸟

赞赏将给到原作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jrhd/1370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