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基本简介 >> 元宵节你不知道的事
恭喜发财大吉大利可能有人想说这年都过去了,你拜得也太晚了吧?此言差已,小时候听妈妈讲:没出正月都是新年,见面第一句话,就要说“过年好!”谈到习俗,小编今天想聊一聊即将到来的元宵节,聊一聊一些你可能不知道的事儿。先想一想元宵节习俗你知道几个?(请脑子里默默回忆下,想好后再看下文)数数手指好了,客官请看!↓↓↓↓↓ 元宵节的习俗主要有。 据不负责任的数据统计,99%的人都说不全。当然随着时代变迁,编者觉得元宵晚会其实也该算是一种习俗啦!(^_~)1元宵?汤圆?傻傻分不清? 有一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回答不清楚——“元宵与汤圆是一种东西吗”,请答是的小伙伴自觉面壁去!答案“不是”。元宵和汤圆都是用糯米粉做皮,馅料也差不多,因此很容易混淆,但它们在制作工艺上有很大区别,元宵在制作上要比汤圆要繁琐得多。元宵是“滚”出来的 北方元宵是先把馅和好、凝固,把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再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直至馅儿的外面滚上一层厚而均匀的糯米外衣。汤圆是“包”出来的 南方汤圆是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跟做饺子时和面一样),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包成汤圆。2元宵节才是地道的中国情人节! 你造吗?元宵灯会在古代可是起着情人节的作用哦~,封建的传统社会中,年轻女孩平日里足不出户,只在过节时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猜灯谜也顺便为自己物色对象。中国古典小说中,元宵节是一定要出点翻墙逾隙的事情地。所以元宵节可以说是地道的中国情人节。3灯迷的结构由几个基本要素组成?猜灯迷也叫打灯迷,不但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因此成为了元宵节必不可少的节目。那么灯迷的结构由几个要素组成呢?,是由“谜面”、“谜目”和“谜底”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缺一不可。“谜面”是告诉猜谜者的条件,“谜目”是限定所猜的是哪类“事务”,是答案所属的范围。“谜底”就是答案了。举个例子“书山有路勤为径”(猜学科的名称)答案是“应用力学”。其中“书山有路勤为径”是谜面;“学科名”是谜目;“应用力学”是谜底4有上元节,那有中元节、下元节吗?有,正月十五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元宵节就是上元节哦;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又称孟兰盆节,俗称鬼节、七月半,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祭祀祖先。这个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听说只要从这个指缝中窥伺,就可以看到鬼魂,你要不要试试?5送孩儿灯,应该都知道的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6偷菜节是怎么回事?是流行于中国某些地方的传统习俗。是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节日这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姓朋友家的,因为偷菜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唉,还是起着情人节的作用哇)7元宵之夜请紫姑迎紫姑是汉族传统民俗活动。紫姑是汉族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这个编者也不知道,于是忍不住问了一下度娘——在《显异录》中见到了这样一个记载:紫姑,菜阳人,姓何名楣,字丽卿。寿阳李景纳为妾。其妻妒之,正月十五阴杀于厕中。天帝悯之,命为厕神。故世人作其形,夜于厕间迎祀,以占众事。8走百病正月十五日,妇女夜间约齐外出行走,一人持香前导,且须去桥,谓可健身却病,称为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走,或走墙边,或过桥,或登城,目的是驱病除灾。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又称走桥。江南苏州一带称为走三桥。9逐鼠,这个好像是太偏门了逐鼠在农历的正月十五举行(元宵节)。养蚕的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传说这样做,当年的老鼠就不会吃蚕宝宝。这一习俗也主要盛行于古代南方盛产桑蚕的广大地区。不是下图的这样吧,太不和谐了!
西宁白癜风医院白癜风注意